神经源性膀胱
概念控制排尿功能的中枢神经系统或周围神经受到损害而引起的膀胱尿道功能障碍称为神经原性膀胱
常见病因1.中枢神经系统因素
包括脑血管意外、颅脑肿瘤、压力正常的脑积水、脑瘫、智力障碍、基底节病变、多系统萎缩、多发性硬化、脊髓病变、椎间盘病变及椎管狭窄等。
2.外周神经系统因素
糖尿病、酗酒、药物滥用,其他不常见的神经病变:卟啉病,结节病。
3.感染性疾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机型感染性多发性神经根炎、带状疱疹、人T淋巴细胞病毒感染、莱姆病、脊髓灰质炎、梅毒及结核病等。
4.医源性因素
脊柱手术、根治性盆腔手术如直肠癌根治术、根治性全子宫切除术、前列腺癌根治术、区域脊髓麻醉等。
5.其他因素
Hinman综合征、重症肌无力、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家族性淀粉样变性多发性神经病变等。
临床表现下尿路症状:包括尿急、尿频、夜尿、尿失禁、遗尿、排尿困难、膀胱排空不全、尿潴留及尿痛等。
除排尿症状外,可伴有肠道症状、神经系统症状等:便秘,大便失禁,会阴部感觉减退或丧失,肢体瘫痪等。
临床评估影像学表现膀胱憩室
膀胱壁多发溃疡性改变
双侧输尿管扩张
输尿管梗阻引起肾盂扩张、积水
小脑左侧软化灶
影像诊断要点1、膀胱增大或缩小、肌小梁增厚,多发憩室状影;
2、继发两侧输尿管及肾积水、肾强化减弱及廊清延迟;
3、延髓以上病变所致者膀胱呈圆形、输尿管间嵴增厚;
4、第2及第2-4骶髓以上病变时膀胱呈松塔状或圣诞树状;
5、第4骶髓以下病变时膀胱呈圆形、底下移、壁较光滑、张力下降;
6、继发膀胱炎、结石等征象。
鉴别诊断1.前列腺增生症
发生于50岁以上男性,有排尿困难,尿潴留,严重者引起肾,输尿管扩张积水,直肠指诊,膀胱镜检查,膀胱造影可明确诊断。
2.膀胱颈梗阻
女性有排尿困难和尿潴留,肛门周围皮肤及会阴部感觉正常,膀胱镜检查或尿流动力学检查可鉴别。
3.先天性尿道瓣膜
多见于小儿,有排尿困难,尿潴留,尿道镜检查或尿道造影可鉴别。
4.女性压力性尿失禁
逼尿肌功能正常,尿道阻力降低,膀胱颈抬高试验阳性,膀胱尿道造影可见膀胱尿道后角消失,膀胱颈位置降低。
5.尿道狭窄
可为先天性或后天性,以排尿困难为主要表现,尿道探子检查有明显狭窄段,尿道造影可明确诊断。
6.膀胱颈部梗阻
排尿困难多伴有排尿疼痛,在排尿过程中可突然发生尿流中断现象,超声检查可见强回声,膀胱区平片见不透光阴影,膀胱镜检查可明确结石大小、数目。
7.膀胱癌
位于膀胱颈部,三角区附近的带蒂肿瘤因堵塞尿道内口可引起排尿困难,尿潴留等症状,但患者一般有间歇性无痛性血尿,尿脱落细胞检查可发现癌细胞,IVU可见膀胱区充盈缺损,膀胱镜检查可直接明确肿瘤的部位、大小、数目,并可同时取活组织检查。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