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急性膀胱炎中医
急性膀胱炎复发
预防急性膀胱炎
胶质急性膀胱炎
急性膀胱炎后遗症
识诊急性膀胱炎

大家公认的护考难点

泌尿系统常考知识点总结

急性肾小球肾炎

1病因

β型溶血性链球菌A组感染引起的免疫复合物性炎症。

2临床表现

好发于儿童。常见于5~14岁。前驱感染后常有1~3周的潜伏期。

典型表现:

①水肿:是最常见症状。表现为晨起眼睑、颜面部水肿。

②血尿:镜下血尿为主。

③高血压。

严重表现:

①严重循环充血。②高血压脑病。③急性肾功能不全。

3治疗原则

①休息: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待肉眼血尿消失、血压恢复正常、水肿减退后可增加室内活动。3个月内避免激烈体育活动。

②饮食:限制水、盐以及蛋白质的摄入。

③控制感染灶:应用无肾毒性的抗生素。

4护理措施

①休息:症状明显者应卧床休息4~6周。待水肿消失、血压降至正常和肉眼血尿消失后。可下床轻微活动。血沉正常可上学。但仍需避免体育活动。艾迪计数正常后恢复正常活动。

②饮食:给予高糖、高维生素、适量蛋白质和脂肪的低盐饮食。少尿和严重水肿患者应限制水和蛋白质的摄入。每天盐的摄入量为1~2g。水肿消退后每日3~5g。可进食普通饮食。

③病情观察:严格记录24小时的液体出入量。观察患者水肿程度。如出现烦躁不安、呼吸困难、心率增快、不能平卧、肺底湿性啰音、肝脏增大等症状。提示心力衰竭。定期监测血压。患者出现剧烈头痛、呕吐、眼花、视物不清等症状。提示高血压性脑病。

慢性肾小球肾炎病人的护理

1病因

发病的起始因素为免疫介导性炎症。

2护理措施

饮食护理:

①蛋白质摄入量为0.6~0.8g/(kg/d)。其中60%以上为优质蛋白质。

②热量一般为30~35kcal/(kg/d)。

③血压高者限制钠盐摄入。并补充多种维生素。水肿时还应限制水的摄入。

肾病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1临床表现

(1)大量蛋白尿:蛋白尿量3.5g/d。

(2)低蛋白血症:血浆白蛋白30g/L。

(3)水肿:最常见的体征。严重者可出现腹腔积液。

(4)高脂血症和高血压。

(5)并发症:

①感染:是主要并发症。也是肾病综合征复发和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之一。

②血栓和栓塞:以肾静脉血栓最为多见。

③急性肾衰竭:老年患者多见。

④动脉粥样硬化。

2护理措施

(1)饮食护理:

①摄入优质蛋白质。

②保证足够热量。即30~35kcal/(kg/d)。

③明显水肿、高血压患者应严格限制水、盐的摄入。每日食盐不大于3g。

(2)用药护理:

糖皮质激素常见副作用有水钠潴留、血压升高、血糖升高、精神兴奋性增高、消化道出血、骨质疏松、继发感染等。

环磷酰胺常见副作用有出血性膀胱炎、骨髓抑制、肝功能损害、脱发等。

慢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

1病因

主要病因是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病等。

2临床表现

(1)心血管和呼吸系统:

①高血压。

②心力衰竭:是常见的死亡原因之一。

③心包炎。④动脉粥样硬化。⑤呼吸系统表现。

(2)血液系统:

①贫血:为正常色素性正细胞性贫血。

②出血倾向。

(3)消化系统:食欲减退、腹部不适是最早、最常出现的症状。

(4)皮肤表现:出现尿素霜。皮肤失去光泽。干燥、脱屑、瘙痒。也与继发性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因素有关。

(5)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失调:①多尿、夜尿多。②高血钾及低血钾。③酸中毒。④低钙血症与高磷血症。

3辅助检查

尿沉渣镜检见到蜡样管型对慢性肾衰竭的诊断有意义。尿比重降低。严重者尿比重固定于1.010~1.012。

4治疗原则

治疗原发病以及纠正加重肾衰的可逆因素。饮食选用优质低蛋白饮食。限制钠盐的摄入。每日液体入量为前1天出液量加不显性失水500mL来计算。

5护理措施

(1)饮食:给予高维生素、高热量、优质蛋白质、低磷高钙饮食。水肿的患者应控制水的入量。并给予低盐饮食。

(2)少尿和高血钾:监测血钾和心电图。忌食含钾高的食物和药物。忌输库存血。

急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

临床表现

(1)少尿期

①少尿或无尿期:常出现少尿(mL/d或17mL/h)或无尿(mL/d)。

②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a、水过多。

b、高钾血症:最严重的并发症。是起病第一周死亡最常见的原因。

c、代谢性酸中毒。心力衰竭是本疾病的主要死因之一。

18年护考押中20、30原题

19年抓分卷能押多少?

保底提升30-40分

限量预售最后套,要订购的同学联系我

(2)多尿期

每日尿量达到3000~5000mL便进入多尿期。是肾功能恢复的标志。多尿期早期仍可有高钾血症。后期则易发生低钾血症。

(3)恢复期

尿路感染1临床表现

①膀胱炎:约占尿路感染的60%,表现尿频、尿急、尿痛,伴有耻骨弓上不适。

②急性肾盂肾炎:起病急,常有畏寒、发热(可达40℃),常出现膀胱刺激征,多伴有肾区叩击痛和下腹部不适,肋脊角有压痛。

2辅助检查

①尿常规:白细胞最常见>5个/HP。若见白细胞(或脓细胞)管型,对肾盂肾炎有诊断价值。

②尿细菌定量培养:菌落计数≥/ml为有意义(如无尿感症状,则要求2次定量培养,且为同一菌种),~/ml为可疑阳性,</ml则可能是污染。

3治疗原则

抗炎(急性肾盂肾炎):通常是症状完全消失、尿检阴性后,继续用药3~5天,复查尿常规和尿培养1次/周,共2~3周,若均呈阴性则临床治愈。

前列腺增生1临床表现

尿频是最初出现的症状,夜间更为明显。进行性排尿困难是前列腺增生患者的典型表现症状。

2膀胱冲洗的护理

常规给予生理盐水持续膀胱冲洗1~5天,根据尿色调速度,色深则快、色浅则慢,若尿色深红或逐渐加深,说明有活动性出血,应及时通知医师处理。

呼吸系统常考知识点总结

急性感染性喉炎病人的护理

治疗原则及护理问题

1.保持呼吸道通畅:1%-3%麻黄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消除粘膜水肿

2.控制感染:选用敏感抗生素

3.肾上腺皮质激素:可减轻喉头水肿,缓解症状

4.对症:烦躁不安者——异丙嗪镇静(不用氯丙嗪);

度以上喉梗阻——立即气管切开。

5.低效性呼吸型态:与喉头水肿有关

急性支气管炎病人护理

1.病因:凡是引起上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可引起支气管炎(病毒为二者最常见的病原体)。

2.临床表现:

主要症状:咳嗽;体检:可闻及不固定的散在的干、湿啰音;婴幼儿哮喘性支气管炎特点:伴有湿疹、过敏史、类似哮喘发作的表现,反复发作倾向。

3.辅助检查:血常规:病毒感染者——白细胞正常或偏低;细菌感染者——白细胞增高。X线肺纹理增粗,肺门阴影增深。

4.治疗:一般不用镇咳剂或镇静剂,抑制咳嗽反射,影响痰液咳出。

5.护理:主要护理问题是清理呼吸道无效(首选方法:超声雾化吸入);体温超过38.5采用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以防惊厥。体温38.5,松解包被,多喂水降低体温。

肺炎病人的护理

1.按解剖部位分类

(1)大叶性(肺泡性)肺炎——致病菌:多为肺炎链球菌。

(2)小叶性(支气管性)肺炎

(3)间质性肺炎:肺间质炎症

2.病因分类:

细菌性肺炎最为常见,最常见的病原菌是肺炎链球菌。

3.患病环境分类

(1)社区获得性肺炎,常见致病菌,肺炎链球菌。

(2)医院获得性肺炎:常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杆菌。(金葡菌、铜绿假单胞菌、肺炎杆菌)

肺炎链球菌肺炎病人的护理

1.多见于既往健康的男性青壮年。

2.临床表现及病理分期

(1)症状:发病前多有上呼吸道感染、受凉、淋雨、疲劳、醉酒等情况。典型表现:起病多急骤,高热(39-41,稽留热型,与感染有关),寒战,全身肌肉酸痛。典型者在发病2-3天时咯铁锈色痰。

(2)体征:急性病容,面颊绯红,鼻翼扇动、呼吸浅快、口唇青紫。

(3)病理分期:充血期、红色肝变期、灰色肝变期、消散期。

3.辅助检查:白细胞计数可达10-20×/L,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多(80%以上),细胞内中毒颗粒。

4.治疗原则:首选青霉素治疗,疗程7天或热退后3天即可停药;病程延长且退热复发,考虑细菌耐药,休克型肺炎,治疗:补充血容量。

5.护理措施:高蛋白质、高热、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每日饮水量在-ml。胸痛时嘱病人患侧卧位。

小儿肺炎病人的护理

1.病程分类:急性肺炎(病程1个月);迁延性肺炎(病程1-3个月);慢性肺炎(病程3个月)。

2.病因:病毒——以呼吸道合胞病毒最多见;细菌——以肺炎链球菌最多见。

3.临床表现:后期肺部可闻及固定的中、细湿罗音;重症肺炎常伴有循环、神经和消化系统的受累(区别于轻症肺炎),常合并有呼吸性酸中毒。消化系统受累,发生中毒性肠麻痹,出现腹胀、肠鸣音消失。

4.治疗原则:早期、联合、足量、足疗程,重症患儿宜静脉给药,用药时间应持续至体温正常后5-7天,临床症状消失后3天。支原体肺炎首选大环内酯类(红霉素)

5.护理措施:

室温维持在18-22,湿度50%-60%为宜。

氧疗一般采用鼻导管给氧,氧流量为0.5-1.0L/min,氧浓度不超过40%。缺氧明显者可用面罩给氧,氧流量2-4L/min。密切观察病情,是否存在肺炎合并心衰。急性肺水肿时,给患儿吸入20%-30%乙醇湿化的氧气。

保持呼吸道通畅:取舒适体位(头胸抬高);拍背,由下向上,由外向内轻拍背。

6.考点:

腺病毒肺炎——以喘憋肺部体征出现较晚为主要临床表现;

重症肺炎出现腹胀、肠鸣音消失——考虑中毒型肠麻痹;

葡萄球菌肺炎:黄色痰脓性、带血丝或呈脓血状。

气胸病人护理

1.张力性气胸:胸内压大于大气压,胸内高压气体,纵膈健侧移位,产生呼吸、循环功能的严重障碍,常触及皮下气肿,叩诊呈高度鼓音。

紧急进行减压处理:胸腔粗针头穿刺排气;进一步处理,闭式引流。

辅助检查:X线是诊断气胸的重要方法。

护理措施:对于剧烈咳嗽者给予镇咳剂

血气胸病人护理

1.病因:胸壁血管损伤,是导致血胸最常见的原因。

2.临床表现:诊断:少量≤ml;中量-0ml;大量0ml。

3.进行性血胸:①持续脉搏加快、血压降低,或虽经补充血容量血压仍不稳定;②闭式引流每小时超过ml,持续3小时;③血红蛋白量、红细胞计数和红细胞压积进行性降低。

4.胸膜腔穿刺:胸膜腔穿刺抽液可以确立诊断,穿刺部位多在腋后线8.9肋间。处理:穿刺抽液或闭式胸腔引流,进行性血胸应及时开胸探查。

5.血块机化形成机化性血胸后,可于伤后4-6周行胸膜纤维板剥除术。

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

1.概念:各种原因引起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重症肌无力所致呼吸肌无力造成呼衰。

2.分类:依据血气分析。(1)Ⅰ型,PaOmmHg,PaCO2降低或正常;(2)Ⅱ型,PaOmmHg,且PaCOmmHg。

3.临床表现:①呼吸困难:是呼吸衰竭最早出现、最突出的的症状;②发绀:是缺氧的典型表现。

4.治疗与护理原则:

Ⅰ型呼衰——较高浓度(35%)给氧;

Ⅱ型呼衰给予低浓度(25%-29%)、低流量(1-2L/min)鼻导管吸氧。

对于烦躁不安、失眠病人,慎用镇静剂,以防引起呼吸抑制。对于痰液粘稠患者慎用利尿剂,使痰液变稠厚(盐酸氨溴索,稀释痰液,促进排出)。

神志:精神恍惚、白天嗜睡、夜间失眠、多语或躁动为肺性脑病表现(处理:建立人工气道,机械通气;呼吸机过度通气表现:皮肤潮红、多汗)。

呼吸兴奋剂(可拉明=尼克刹米,洛贝林)——主要适用于中枢抑制为主,通气量不足引起的呼衰;应用后若出现颜面潮红、面部肌肉颤动、烦躁不安等现象,表示过量。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人的护理

1.病理改变:肺血管通透性增加。

2.临床表现:严重低氧血症和急性进行性呼吸窘迫,进行性加重的呼吸困难。

3.辅助检查:血气分析,氧合指数(PaO2/FiO2)mmHg,氧合指数降低是ARDS诊断的必备条件。X线:斑片状以致融合成大片状的浸润阴影。

4.治疗原则:机械通气,呼气末正压(PEEP)、小潮气量。出入液体量宜轻度负平衡(-ml左右)。

5.护理问题:气体交换受损

6.护理措施:给氧护理,迅速纠正低氧血症是抢救ARDS最重要的措施。

同学们,还需要小编给大家整理什么资料,可以扫下方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平安医院
福建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pangguangyana.com/yfjxpgy/4632.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