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它的功能主要是生成尿液,排泄有害物质,维持体内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因此,肾脏肾脏跟尿液的关系较为密切,今天肾内科专家,教你怎么通过观察尿液发现肾脏问题。
肾脏是个排泄器官。
人体的血液每天都要流经肾脏,血液中的水每分钟约有ml被肾小球滤出,称原尿,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生成的原尿大约L。
但99%的原尿又被肾小管回吸收入血,余下的才是尿液,正常人每天的尿液约1.5~1.8L。
因此,尿量的意义在于反映肾小球的滤过功能,以及肾小管的重吸收和浓缩功能。正常成人24小时尿量在ml左右,尿量少于ml叫尿量减少,少于ml叫少尿,少于ml叫无尿,大于ml称多尿。
正常人,入睡后肾小球滤过减少,滤出的原尿又大部分被肾小管重吸收,所以夜间无尿。但长期高血压、长期服用肾损害药物等导致肾小管损伤,使肾小管的回吸收能力下降,夜间不能将滤出的原尿回吸收,夜尿就增多。
如果习惯性的每晚起夜2-3次或更多,而且夜间尿量大于24小时总尿量的1/3,称夜尿增多。
少尿和无尿代表了什么?
少尿和无尿通常伴随着水肿,代表身体的水分代谢出现了异常。
具体到肾脏方面,有两个原因:
大量漏蛋白,24小时尿蛋白定量超过3.5克被称为大量尿蛋白,是肾病综合征的判断依据之一。大量漏蛋白会导致血浆白蛋白下降,使胶体渗透压失衡,容易引起水肿,并且尿量减少。
肾单位萎缩坏死,大量肾单位萎缩坏死,尤其是肾小球大量硬化坏死,导致滤过功能严重下降,水分无法正常排出,也会引起尿量减少,并且出现高度水肿。
二尿中有泡沫一般来说,正常人的尿液清亮、微黄、无泡沫,当尿液中的成分发生变化,如蛋白质、葡萄糖等有机物质多了后,尿液表面张力会增高,从而形成密集不散的气泡,就是我们所称的“蛋白尿”。
判断是否是蛋白尿,不是看泡泡有多少,关键是看“泡沫能活多久”。正常人原尿中的蛋白质95%以上都会被肾脏重吸收,尿里蛋白质较少。如果不是蛋白尿,泡沫会很快消散,最长也“活不过”半小时。
若尿液的泡沫长时间甚至“好几个小时”都难以消散,这时就要特别留意了。
因为肾脏是人体的“过滤器”,正常肾脏的滤过膜是完整的,只允许小分子的代谢废物排出,大分子的蛋白质是出不来的。但是,肾脏滤过膜受损后,血中的蛋白就会漏到尿中形成蛋白尿。
三尿的颜色发生变化我们正常人的尿液其实是呈现为淡黄色。当你的尿液颜色发生改变时,其实就是身体在给你“提醒”!
酱黄色:当尿液颜色非常深,已经呈现出类似于酱油色的时候,很可能是急性肾炎或肾衰竭引起的,这两种疾病造成的危害都是非常大的,需要我们特别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