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德教育每日一练回归了!每天中、西药4科有练习题!30多个核心考点,考前轻松掌握道核心考题,没准18执业药师考试真题就出现在这里!灰色框可上下滑动,附答案与解析。
法规
16.药品标准分为法定标准和非法定标准两种,其中属于非法定标准是()
A.中国药典
B.局颁标准
C.药品注册标准
D.行业标准
17.药品标签可以印制()
A.企业识别码
B.XX总经销
C.XX总代理
D.驰名商标
18.以下关于药品说明书中通用名称的书写,正确的是()
A.对于横版标签,必须在右三分之一范围内显著位置标出
B.对于竖版标签,必须在左三分之一范围内显著位置标出
C.可以选用篆书、隶书等字体
D.字体颜色可以使用浅黑、亮白等颜色
19.关于非处方药说明书标签的印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药品说明书必须彩色印刷
B.药品外标签可以单色印刷,也可以彩色印刷
C.药品内标签必须单色印刷
D.药品标签必须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色标要求印刷
20.以下关于药品说明书的格式和书写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A.核准日期为该药品生产的时间
B.核准日期应当印制在说明书首页右上角
C.修改日期应当印制在说明书首页左上角
D.存在专用标识的药品,专有标识在说明书首页左上方标注
16.药品标准分为法定标准和非法定标准两种,其中属于非法定标准是(D)
A.中国药典
B.局颁标准
C.药品注册标准
D.行业标准
药品标准分为法定标准和非法定标准两种。法定标准是包括中国药典在内的国家药品标准;非法定标准有行业标准、企业标准等。法定标准属于强制性标准,是药品质量的最低标准,拟上市销售的任何药品都必须达到这个标准;企业标准只能作为企业的内控标准,各项指标均不得低于国家药品标准。
17.药品标签可以印制(A)
A.企业识别码
B.XX总经销
C.XX总代理
D.驰名商标
药品标签不得印制“XX省专销”、“原装正品”、“进口原料”、“驰名商标”、“专利药品”、“XX监制”、“XX总经销”、“XX总代理”等字样。但是,“企业防伪标识”、“企业识别码”、“企业形象标志”等文字图案可以印制。
18.以下关于药品说明书中通用名称的书写,正确的是(D)
A.对于横版标签,必须在右三分之一范围内显著位置标出
B.对于竖版标签,必须在左三分之一范围内显著位置标出
C.可以选用篆书、隶书等字体
D.字体颜色可以使用浅黑、亮白等颜色
药品通用名称应当显著、突出,其字体、字号和颜色必须符合:①对于横版标签,必须在上三分之一范围内显著位置标出;对于竖版标签,必须在右三分之一范围内显著位置标出;除因包装尺寸的限制而无法同行书写的,不得分行书写;②不得选用草书、篆书等不易识别的字体,不得使用斜体、中空、阴影等形式对字体进行修饰;③字体颜色应当使用黑色或者白色,不得使用其他颜色。浅黑、灰黑、亮白、乳白等黑、白色号均可使用,但要与其背景形成强烈反差的要求。
19.关于非处方药说明书标签的印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
A.药品说明书必须彩色印刷
B.药品外标签可以单色印刷,也可以彩色印刷
C.药品内标签必须单色印刷
D.药品标签必须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色标要求印刷
药品的使用说明书和大包装可以单色印刷,标签和其他包装必须按照国家药品监督管理总局公布的色标要求印刷。
20.以下关于药品说明书的格式和书写要求,说法正确的是(C)
A.核准日期为该药品生产的时间
B.核准日期应当印制在说明书首页右上角
C.修改日期应当印制在说明书首页左上角
D.存在专用标识的药品,专有标识在说明书首页左上方标注
核准日期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该药品注册的时间。修改日期为此后历次修改的时间。核准和修改日期应当印制在说明书首页左上角。修改日期位于核准日期下方,按时间顺序逐行书写。“特殊药品、非处方药、外用药品标识”等专用标识(如有的话)在说明书首页右上方标注。
中药
1.与蛋白质作用后形成水不溶性沉淀的是()
A.木脂素
B.香豆素
C.黄酮
D.皂苷
E.鞣质
2.普遍认为绿原酸和异绿原酸是金银花的主要有效成分,其药效作用主要是()
A.抗炎
B.抗菌
C.降压
D.抗辐射
E.镇静和镇痛
3.异绿原酸的结构是()
A.3,4-二咖啡酰奎宁酸
B.3,5-二咖啡酰奎宁酸
C.5-咖啡酰奎宁酸
D.3-咖啡酰奎宁酸
E.4,5-二咖啡酰奎宁酸
4.具有较强肾毒性的有机酸类化合物是()
A.咖啡酸
B.阿魏酸
C.芥子酸
D.马兜铃酸
E.桂皮酸
5.绿原酸的结构为()
A.3-咖啡酰奎宁酸
B.5-咖啡酰奎宁酸
C.咖啡酸与桂皮酸结合而成的酯
D.咖啡酸与苹果酸结合而成的酯
E.咖啡酸与柠檬酸结合而成的酯
1.与蛋白质作用后形成水不溶性沉淀的是(E)
A.木脂素
B.香豆素
C.黄酮
D.皂苷
E.鞣质
鞣质可与蛋白质结合生成不溶于水的复合物沉淀。实验室一般使用明胶进行鉴别、提取和除去鞣质。
2.普遍认为绿原酸和异绿原酸是金银花的主要有效成分,其药效作用主要是(B)
A.抗炎
B.抗菌
C.降压
D.抗辐射
E.镇静和镇痛
普遍认为绿原酸和异绿原酸是金银花的主要抗菌有效成分。
3.异绿原酸的结构是(C)
A.3,4-二咖啡酰奎宁酸
B.3,5-二咖啡酰奎宁酸
C.5-咖啡酰奎宁酸
D.3-咖啡酰奎宁酸
E.4,5-二咖啡酰奎宁酸
绿原酸为一分子咖啡酸与一分子奎宁酸结合而成的酯,即3-咖啡酰奎宁酸;异绿原酸是绿原酸的同分异构体,为5-咖啡酰奎宁酸。3,4-、3,5-、4,5-二咖啡酰奎宁酸均为两分子咖啡酸与一分子奎宁酸结合而成的酯类化合物。
4.具有较强肾毒性的有机酸类化合物是(D)
A.咖啡酸
B.阿魏酸
C.芥子酸
D.马兜铃酸
E.桂皮酸
少部分芳香族有机酸具有较强的毒性,如马兜铃酸等。据报道,马兜铃酸有较强的肾毒性,易导致肾功能衰竭。
5.绿原酸的结构为(A)
A.3-咖啡酰奎宁酸
B.5-咖啡酰奎宁酸
C.咖啡酸与桂皮酸结合而成的酯
D.咖啡酸与苹果酸结合而成的酯
E.咖啡酸与柠檬酸结合而成的酯
绿原酸为一分子咖啡酸与一分子奎宁酸结合而成的酯,即3-咖啡酰奎宁酸。
6.既能活血止痛,又能消肿生肌的药物组是()
A.川芎与延胡索
B.水蛭与土鳖虫
C.乳香与没药
D.丹参与郁金
E.桃仁与红花
7.川牛膝与怀牛膝均有的功效是()
A.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强筋骨
B.活血祛瘀,利湿退黄,凉血清心
C.活血通经,下乳消肿
D.活血通经,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E.逐瘀通经,引血下行,利尿通淋
8.丹参不具有的功效是()
A.活血祛瘀
B.凉血消痈
C.通经止痛
D.利尿通淋
E.清心除烦
9.活血行气止痛力强,醋制可增强止痛作用的药物是()
A.桃仁
B.柴胡
C.玫瑰花
D.牛膝
E.延胡索
10.前人誉为“血中之气药”的是()
A.丹参
B.艾叶
C.半夏
D.川芎
E.红花
6.既能活血止痛,又能消肿生肌的药物组是(C)
A.川芎与延胡索
B.水蛭与土鳖虫
C.乳香与没药
D.丹参与郁金
E.桃仁与红花
乳香的功效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没药的功效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故选C。
7.川牛膝与怀牛膝均有的功效是(E)
A.活血通经,散瘀止痛,强筋骨
B.活血祛瘀,利湿退黄,凉血清心
C.活血通经,下乳消肿
D.活血通经,润肠通便,止咳平喘
E.逐瘀通经,引血下行,利尿通淋
川牛膝的功效为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引血下行。怀牛膝的功效为活血通经,利尿通淋,引血下行,补肝肾,强筋骨。故选E。
8.丹参不具有的功效是(D)
A.活血祛瘀
B.凉血消痈
C.通经止痛
D.利尿通淋
E.清心除烦
丹参的功效为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故选D。
9.活血行气止痛力强,醋制可增强止痛作用的药物是(E)
A.桃仁
B.柴胡
C.玫瑰花
D.牛膝
E.延胡索
延胡索辛散苦泄温通,入心、肝、脾经。活血行气,止痛力强。疼痛属血瘀气滞者皆可投用,以兼寒者为佳。内服:煎汤,3~10g;研末,每次1.5~3g。醋制可增强止痛作用。故选E。
10.前人誉为“血中之气药”的是(D)
A.丹参
B.艾叶
C.半夏
D.川芎
E.红花
川芎辛温行散,入血走气,上行头颠,下走血海。善活血行气,祛风止痛。治血瘀气滞诸痛,兼寒者最宜,被前人誉为“血中之气药”。故选D。
11.肾小管性蛋白尿见于()
A.间质性肾炎
B.多发性骨髓瘤
C.剧烈运动
D.尿道炎
E.肾病综合征
12.膀胱炎患者所出现的蛋白尿为()
A.生理性蛋白尿
B.假性蛋白尿
C.肾小球性蛋白尿
D.溢出性蛋白尿
E.混合性蛋白尿
13.直肠癌患者的大便常表现为()
A.胨状便
B.鲜血便
C.细条便
D.柏油便
E.白陶土便
14.粪胆原增多见于()
A.成人腹泻
B.乳儿粪便
C.肠梗阻
D.阻塞性黄疸
E.溶血性黄疸
15.上消化道出血可见()
A.白陶土样便
B.稀糊状便
C.脓血便
D.鲜血便
E.柏油便
11.肾小管性蛋白尿见于(A)
A.间质性肾炎
B.多发性骨髓瘤
C.剧烈运动
D.尿道炎
E.肾病综合征
肾小管性蛋白尿通常以低分子量蛋白质为主(β-微球蛋白),常见于活动性肾盂肾炎、间质性肾炎、肾小管性酸中毒、肾小管重金属(汞、铅、镉)损伤。
12.膀胱炎患者所出现的蛋白尿为(B)
A.生理性蛋白尿
B.假性蛋白尿
C.肾小球性蛋白尿
D.溢出性蛋白尿
E.混合性蛋白尿
泌尿系统感染(膀胱炎、尿道炎)所出现的蛋白尿为假性蛋白尿。
13.直肠癌患者的大便常表现为(C)
A.胨状便
B.鲜血便
C.细条便
D.柏油便
E.白陶土便
本题考查粪常规检查。细条便为直肠狭窄的表现,主要见于直肠癌等。
14.粪胆原增多见于(E)
A.成人腹泻
B.乳儿粪便
C.肠梗阻
D.阻塞性黄疸
E.溶血性黄疸
本题考查粪胆原的临床意义。溶血性疾病患者的粪胆原及粪胆素含量增多,故其粪便呈深黄褐色。乳幼儿及成人腹泻患者因肠蠕动加快而导致粪便中胆红素未转化成粪胆原,因而大便呈金黄色;阻塞性黄疸则会导致粪胆原减少,粪便呈白陶土样。肠梗阻与粪胆原关系不大。
15.上消化道出血可见(E)
A.白陶土样便
B.稀糊状便
C.脓血便
D.鲜血便
E.柏油便
本题考查粪常规检查。柏油便:粪便黑色有光泽,为上消化道出血(50ml)后,红细胞被消化液消化所致,如粪便隐血强阳性,可确定为上消化道出血等。
西药
1.水难溶性药物或注射后要求延长药效作用的固体药物,可制成注射剂的类型是()
A.注射用无菌粉末
B.溶液型注射剂
C.混悬型注射剂
D.乳剂型注射剂
E.溶胶型注射剂
2.对于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不稳定的药物,可制成注射剂的类型是()
A.注射用无菌粉末
B.溶液型注射剂
C.混悬型注射剂
D.乳剂型注射剂
E.溶胶型注射剂
3.关于注射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
A.药效迅速作用可靠
B.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C.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
D.可以产生局部定位作用
E.使用方便
4.一般注射液的pH应为()
A.3-8
B.3-10
C.4-9
D.5-10
E.4-11
5.《中国药典》规定的注射用水应该是()
A.无热原的蒸馏水
B.蒸馏水
C.灭菌蒸馏水
D.去离子水
E.反渗透法制各的水
1.水难溶性药物或注射后要求延长药效作用的固体药物,可制成注射剂的类型是(C)
A.注射用无菌粉末
B.溶液型注射剂
C.混悬型注射剂
D.乳剂型注射剂
E.溶胶型注射剂
水难溶性药物或注射后要求延长药效作用的固体药物,可制成混悬型注射剂,因为混悬剂中难溶性药物的溶解度低,从而导致药物的溶出速度低,达到长效作用。
2.对于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不稳定的药物,可制成注射剂的类型是(A)
A.注射用无菌粉末
B.溶液型注射剂
C.混悬型注射剂
D.乳剂型注射剂
E.溶胶型注射剂
本题考查注射剂的分类。注射剂按分散系统,可分为溶液型注射剂、混悬型注射剂、乳剂型注射剂和注射用无菌粉末。对于易溶于水而且在水溶液中稳定的药物,则制成溶液型注射剂;对于易溶于水,在水溶液中不稳定的药物,可制成注射用无菌粉末,临床前用适当的溶剂、溶解;水难溶性药物或注射后要求延长药效作用的药物,可制成水或油的混悬液;水不溶性液体药物,根据医疗需要可以制成乳剂型注射剂。故本题答案应选择A。
3.关于注射剂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E)
A.药效迅速作用可靠
B.适用于不宜口服的药物
C.适用于不能口服给药的病人
D.可以产生局部定位作用
E.使用方便
本题考查注射剂特点。包括药效迅速、剂量准确、作用可靠;可适用于不宜口服给药的患者和不宜口服的药物;可发挥局部定位,但注射给药不方便;易发生交叉污染、安全性不及口服制剂;制造过程复杂,对生成的环境及设备要求,生产费用较大,价格较高。
4.一般注射液的pH应为(C)
A.3-8
B.3-10
C.4-9
D.5-10
E.4-11
本题考查注射剂的质量要求。注射剂的质量要求中调节适宜的pH,血浆pH为7.4,因此注射液的pH与血浆pH相近,是最理想的。但考虑到注射液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各种注射液不可能都调节pH至7.4,而是调节在4-9之间,在这一pH范围内,机体有耐受性。故本题答案应选择C。
5.《中国药典》规定的注射用水应该是(A)
A.无热原的蒸馏水
B.蒸馏水
C.灭菌蒸馏水
D.去离子水
E.反渗透法制各的水
《中国药典》规定的注射用水为纯化水经蒸馏所得到的。注射用水的质量要求,除了一般蒸馏水的检查项目,还必须通过细节内毒素(热原)检查和无菌检查。
6.患者,女性,57岁.高血压病史20年,伴慢性心功能不全,给予地高辛每日维持量治疗,突然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宜选用的治疗药物是()
A.苯妥英钠
B.阿托品
C.维拉帕米
D.普萘洛尔
E.胺碘酮
7.氢氯噻嗪降血压的作用机制主要是()
A.抑制醛固酮分泌
B.排钠,使细胞内Na+减少
C.降低血浆肾素活性
D.排钠利尿,造成体内Na+和水的负平衡,使细胞外液和血容量减少
E.拮抗醛固酮受体
8.伴有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应首选的降压药是()
A.氢氯噻嗪
B.吲达帕胺
C.氯沙坦
D.氨氯地平
E.利血平
9.半衰期30-36小时,最常用于口服的强心苷是()
A.洋地黄毒苷
1.米力农
C.多巴酚丁胺
D.毒毛花苷K
E.地高辛
10.抗高血压药物不包括()
A.肾素抑制药
B.血管收缩药
C.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D.α、β受体阻断药
E.利尿药
6.患者,女性,57岁.高血压病史20年,伴慢性心功能不全,给予地高辛每日维持量治疗,突然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宜选用的治疗药物是(B)
A.苯妥英钠
B.阿托品
C.维拉帕米
D.普萘洛尔
E.胺碘酮
阿托品可治疗强心苷引起的窦性心动过缓。
7.氢氯噻嗪降血压的作用机制主要是(B)
A.抑制醛固酮分泌
B.排钠,使细胞内Na+减少
C.降低血浆肾素活性
D.排钠利尿,造成体内Na+和水的负平衡,使细胞外液和血容量减少
E.拮抗醛固酮受体
本题主要考查氢氯噻嗪的药理作用。其作用机制是抑制远曲小管近端Na+-Cl-共转运体,抑制NaCl的重吸收。由于转运体的、至远曲小管Na+增加,促进了K+-Na+交换。尿中除排出Na+、Cl-外,K+的排泄也增多,长期服用可引起低血钾。
8.伴有糖尿病肾病的高血压患者应首选的降压药是(C)
A.氢氯噻嗪
B.吲达帕胺
C.氯沙坦
D.氨氯地平
E.利血平
ARB可降低高血压患者心血管事件的风险,降低糖尿病或肾病患者蛋白尿及微量蛋白尿。年中国高血压治疗指南推荐,尤其适用于伴随糖尿病肾病、蛋白尿/微量蛋白尿、冠心病、心力衰竭、左心室肥厚、心房颤动预防、ACEI所引起的咳嗽、代谢综合征者。
9.半衰期30-36小时,最常用于口服的强心苷是(E)
A.洋地黄毒苷
1.米力农
C.多巴酚丁胺
D.毒毛花苷K
E.地高辛
地高辛的半衰期为36h,最常用于口服。
10.抗高血压药物不包括(B)
A.肾素抑制药
B.血管收缩药
C.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药
D.α、β受体阻断药
E.利尿药
抗高血压常用药物主要包括①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抑制药②Ca2+通道阻滞药③利尿药④交感神经抑制药⑤血管扩张药
11.以下对ADR监测目的和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减少ADR的危害
B.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C.促进新药的研制开发
D.简化或缩短新药临床试验
E.弥补药品上市前研究的不足
12.以下ADR因果关系评价结果为“肯定”的依据中,不正确的是()
A.有文献资料佐证
B.停药后反应停止
C.用药及反应发生时间顺序合理
D.原患多种疾病等混杂因素可能干扰
E.再次使用,反应再现,并明显加重
13.ADR因果关系评价结果为“很可能”的依据中,与“肯定”的依据不同的是()
A.有文献资料佐证
B.用药及反应发生时间顺序合理
C.排除原患疾病等其他混杂因素影响
D.停药后反应停止,或迅速减轻,或好转
E.无重复用药史,基本可排除合并用药导致反应发生的可能性
14.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原则是()
A.可疑即报
B.发现即报
C.可疑即报,但需要待因果关系初步肯定后才作呈报
D.可疑即报,如果能待因果关系初步肯定后再作呈报更好
E.可疑即报,报告者不需要待因果关系肯定后才作呈报
15.年“阿糖胞苷儿科事件”是电子处方将“阿糖腺苷(抗病毒药)”错误地输入为音似药品“阿糖胞苷(抗肿瘤药)”而导致的严重后果案例;体现了药物警戒的作用包括()
A.发现药品质量问题
B.药品上市前风险评估
C.药品上市后风险评估
D.发现与规避假、劣药品流入市场
E.发现药品使用环节的用药差错
11.以下对ADR监测目的和意义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D)
A.减少ADR的危害
B.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C.促进新药的研制开发
D.简化或缩短新药临床试验
E.弥补药品上市前研究的不足
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目的和意义是:①弥补药品上市前的研究不足;②减少ADR的危害;③促进新药的研制开发;④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本题为常识性内容,选D
12.以下ADR因果关系评价结果为“肯定”的依据中,不正确的是(D)
A.有文献资料佐证
B.停药后反应停止
C.用药及反应发生时间顺序合理
D.原患多种疾病等混杂因素可能干扰
E.再次使用,反应再现,并明显加重
“肯定”的依据:①时间关系②符合已知的ADR类型③停药或减量后,是否消失或减轻④再次使用出现同样反应。D混杂因素的干扰不属于肯定,因此选D
13.ADR因果关系评价结果为“很可能”的依据中,与“肯定”的依据不同的是(E)
A.有文献资料佐证
B.用药及反应发生时间顺序合理
C.排除原患疾病等其他混杂因素影响
D.停药后反应停止,或迅速减轻,或好转
E.无重复用药史,基本可排除合并用药导致反应发生的可能性
本题考查ADR因果关系评价结果为“很可能”的依据中,与“肯定”依据的不同之处。评定ADR因果关系“肯定”的依据包括“有文献资料佐证”(A)、“用药及反应发生时间顺序合理”(B)、“排除原患疾病等其他混杂因素影响”(C)、“停药后反应停止,或迅速减轻,或好转”(D)与“再次使用,反应再现,并明显加重”。其中,“再次使用,反应再现,并明显加重”与备选答案E(无重复用药史,基本可排除合并用药导致反应发生的可能性)不同。因此,本题答案为E。
14.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原则是(E)
A.可疑即报
B.发现即报
C.可疑即报,但需要待因果关系初步肯定后才作呈报
D.可疑即报,如果能待因果关系初步肯定后再作呈报更好
E.可疑即报,报告者不需要待因果关系肯定后才作呈报
原则为可疑即报,报告者不需要待有关药品与不良反应的关系肯定后才作呈报。
15.年“阿糖胞苷儿科事件”是电子处方将“阿糖腺苷(抗病毒药)”错误地输入为音似药品“阿糖胞苷(抗肿瘤药)”而导致的严重后果案例;体现了药物警戒的作用包括(E)
A.发现药品质量问题
B.药品上市前风险评估
C.药品上市后风险评估
D.发现与规避假、劣药品流入市场
E.发现药品使用环节的用药差错
药物警戒的作用主要有:①药品上市前的风险评估;②药品上市后的风险评估;③发现药品使用环节的问题;④发现和规避假、劣药品流入市场。本题为用药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因此属于使用环节的问题。所以选E
往期每日一练
扫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