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北京时间中午12点(日本时间下午1点),东京电力公司在不顾本国及全世界人民安危下打开了核污染水排海的阀门。同日,我国海关总署发布公告,自24日(含)起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含食用水生动物)。
据日本共同社的消息,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核污染水#约有万吨,年度将把约3.12万吨核污染水分4次排放,每次约排放吨。而根据该计划,排海时间至少持续30年。核污染水排海到底有何危害?
首先,日本环太平洋海域将受到影响,特别是福岛县周边局部水域,之后还有可能继续往东海扩延。德国海洋科学研究机构指出,福岛沿岸拥有世界上最强的洋流。从核污染水排放之日起57天内放射性物质将扩散至太平洋大半区域;3年后美国和加拿大也将遭到核污染影响;10年后将蔓延全球海域[1]。
其实,世界上很多科学家都有一个共识,就是核污染水里含高达64种核放射性元素,并且七成以上都是超标的,而且是多核素设备难以完全处理掉的。并且除氚之外,碳14、碘和锶90对人体危害也相当大。
钴-60
半衰期5年
有极强辐射性,可以被肝,肾,骨骼吸收,能导致脱发,会严重损害人体血液内的细胞组织,造成白血球减少,引起血液系统疾病,如再生性障碍贫血症,严重时会导致白血病。
氚
半衰期12年
渗透性极强,极容易被人体吸收,引发内照射,导致恶心,腹痛,无力等症状,持续累积会引发慢性放射病,诱发癌症、致畸风险。其极容易与水结合,食入的氚水在胃肠道被全部吸收,并且迅速与全身体液混合,因此在食入后的任何时刻,氚在汗水、痰、尿、血液以及呼出的水蒸气中的浓度是相同的。
锶-90
半衰期29年
主要积集在骨骼内并很难排出,对人体的有效半减期约为16年,在体内易与钙离子产生置换反应,造成钙流失,引发骨骼发育异常,骨血管瘤,骨髓抑制,骨癌和白血病[2]。
铯-
半衰期30年
进入人体后会被充分吸收,结合在细胞内,滞留于肌肉组织与骨骼中,引起内照射,对人体引发慢性损伤和器官炎症性病变;导致造血系统,神经系统损伤,非正常生育乃至绝育;诱发软组织肿瘤导致癌症,如甲状腺癌,乳腺癌,膀胱癌等。
碳-14
半衰期年
吸入人体后,在细胞中衰变,产生β粒子射线,导致DNA结构变化,导致细胞死亡,永久性变异,引发各类癌变。
碘-
半衰期万年
容易被甲状腺吸收,对甲状腺造成永久的持续性损伤,诱发甲状腺癌。
医院ICON肿瘤中心核医学科的刘兆青主任介绍道,核污染物进入人体的主要途径有:1.通过大气传播,随空气吸入体内;2.直接排入海水被动植物吸收或自然沉积或随雨雪降落于土壤表面,最终通过食物链再进入人体内。
所以即便核污染水里的核放射性元素没有直接作用于人体,但长此以来污染水域的各类生物、水产包括制成品也可能存在被污染的安全风险,人类如果食用到被污染的食物,长久后果不堪设想。
究其根本原因是核污染水中的放射性核素通过生态系统进入到生物体后,会以内照射的形式持续释放能量,这些能量在生物体内不断沉积,就会造成遗传物质DNA的损伤和断链,从而引起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最终诱发变异和癌症,可能导致一代甚至几代人受害。
核污染水排放对肿瘤患者有哪些影响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与肿瘤患者密切相关的几个问题,刘兆青主任是怎样回答的:
Q1
肿瘤患者还能吃海鲜吗?需要注意什么?
“从正规渠道购买”和“符合国家检测标准”的海产品可以吃。但核污染水排放附近海域的海鲜不能吃,因为当核污染水排入大海后,海洋鱼类应该是最先受到伤害的,以碳-14为例,碳-14等同位素容易被海洋生物吸收,同时停留在体内,如果人类捕食后食用,对健康将产生一定程度的危害。
又因为很多肿瘤患者在治疗或康复期需加强高蛋白饮食,部分患者会选择海参等海产品,所以建议咱们肿瘤患者及其家属在购买海产品时一定要通过正规超市或渠道购买符合国家检测标准的食物。
Q2
如果误食被核污染的食物该怎么办?
其实普通民众不用过于紧张,事件发生后第一时间国家已经做出了全面暂停进口原产地为日本的水产品的举措,早在年时,原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就已颁布过《关于进一步加强从日本进口食品农产品检验检疫监管的公告》,这份公告就是为确保输华食品农产品安全,所以禁止从日本福岛核泄漏事故所影响到的地区进口乳品、蔬菜及其制品、水果、水生动物及水产品,并加强对其他食品的放射物质浓度检测。所以只要大家通过正规渠道购买国家批准上市的合格产品,就可以放心食用。
如果真的误食了核污染的食物,也不用过于担心紧张,及时就医,可以通过专业治疗抵消掉辐射对身体造成的影响。万万不可在家自行服用一些宣传有抗辐射功效的药物或其他食品。
Q3
为什么医学上可以利用核素及其标志物进行检查或治疗,而核污染水对人体危害却很大?
很多肿瘤患者在检查阶段都做过PET-CT、骨扫描等项目,其中就会用到含有放射性核素的显像剂。放射性核素显像是无创性检查,所用的放射性核素物理半衰期短,显像剂化学剂量极微,病人所接受的辐射吸收剂量低,因此发生毒副作用的几率极低。
另外,放射性药物的质量控制及使用原则相关把控也非常严格。核医学科需要对放射性药物进行经常或定期的检测,放射性药物除了和一般药物一样必须符合药典要求,如无菌、无热源、化学毒性小等之外,还应根据诊治需要而对其发射的核射线种类、能量和T1/2有一定要求。
在决定是否给患者使用放射性药物进行诊断或治疗时,首先要做出正当性判断,即权衡预期的需要或治疗后的好处与辐射引起的危害,得出进行这项检查或治疗是否值得的结论。同时医用内照射剂量必须低于国家有关法律的规定,尽可能降低使用的放射性活度,采用必要的保护和促排措施,以尽量减少不必要的照射。所以肿瘤患者可以放心进行医生要求的核素及其标志物进行的检查或治疗。
而即使是“过滤”处理后的核污染水,也含有氚、碳-14、钴-60、锶-90等难以彻底去除的放射性物质残留。由于这些核素的半衰期都较长,可以达到数十年至数千年,它们会直接、间接对摄取到污水的生物造成伤害、并在食物链中进行累积,最终通过饮水、食品等进入人体,作用于人体组织和器官,导致癌症出现及基因突变。核辐射不仅会对受到辐射的个人产生伤害,还会让其后代发生基因突变,因此危害较大。
简单来说,医用的核素其用量极少,半衰期短,且经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因此对人体是相对安全的。而核污染水放射性物质种类繁多,且半衰期长,长期接触对人体会造成永久性伤害。
目前国家已经启动对周边海域的辐射监测,总体来说,无论是肿瘤患者还是普通民众,无需因此感到过分恐慌,坚持从正规渠道购买符合国家检测标准的食物,及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