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什么是痛经
痛经是为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
2、痛经有几种类型
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两类,
(a)原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多发于未婚或未生育的妇女;
(b)继发性痛经指生殖器官有气质型病变,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引起的痛经。经常发生在30-40岁左右的已经结婚或生育的妇女。
3、为什么会痛经?
痛经的主要原因是气血不畅、外流受阻后刺激子宫痉挛收缩。
4、引起痛经的原因是什么?
(1)心情抑郁不畅,气血不能畅行,经血排出困难
(2)脾胃虚弱,气血生化不好,血海空虚,子宫没有足够的血液滋养
(3)经期受寒,洗冷水澡,经常吃冷饮,或长期居住在潮湿寒冷的地方
二、了解痛经中医治疗法中医的治疗分为两种:1针灸按摩治疗2服用中药治疗;
1、气血虚弱的按摩治疗
(a)用掌按法按摩中脘、气海、关元穴,每个穴位持续按压5分钟,以腹部有温热感为度,调理脾胃,温补气血。
(b)按摩胃脘部位2分钟,腹部发热为度,调和气血。帮助脾胃运化。
如果有人帮忙的话可以让人用拇指按、揉膈俞、肝俞、脾俞、胃俞5分钟,再擦背部的膀胱经和八缪穴到有热为度,益养气血。
2、气滞血瘀:平常心情抑郁,肝郁气滞,气机不利,经血在子宫中流行不畅,以致发生痛经。
气滞血瘀的症状主要有: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不能按,月经颜色黯紫色有结块,经行不畅,排下血块后痛减,常伴随有胸胁胀闷,乳房胀痛,舌头黯紫,脉弦。
采用的穴位是气海、中极、归来、太冲、血海肝俞、膈俞。
方法是
(a)腹部掌按法于气海、中极穴持续按压3分钟,使腹部、腰部、会阴、两股内侧出现温热感,以调和气机。
(b)在小腹部揉运2分钟,调和气血。
(c)用掌在两胁摩擦3分钟,疏理肝气。
(d)用拇指按、揉太冲、蠡沟、血海每个穴位1分钟,活血祛瘀。按揉膈俞、肝俞5分钟调节脏腑气机达到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常用的穴位有气海、中极、归来、地机、三阴交、次缪。中极的下面是子宫的地方和气海穴搭配可以取到局部治疗的效果。归来穴是治疗宫冷的主要穴位,可以暖宫活血,行气止痛。地机穴可以健脾生血,还可以通经止痛。三阴交可以益精气和血脉。次缪穴可以散寒,活血调经。
3、三寒湿凝滞的症状是经前或经期小腹冷痛,得热则舒,按着痛甚,经行量少,色黯黑有块,畏寒身痛,舌苔白腻,脉沉紧。
采用的穴位是神阙、中极、地机、血海、膈俞、肝俞、脾俞、三焦俞、肾俞、膀胱俞、八缪穴。
(a)用掌按神阙穴,持续5分钟,下腹部温热为度,温通冲脉和任脉。
(b)用拇指按、揉地机、血海穴,每个穴位2分钟,活血祛瘀止痛。
(c)如果有人帮忙的话,可以用拇指按、揉肝俞、膈俞、脾俞、三焦俞、肾俞、膀胱俞、八缪穴5分钟,调节脏腑气机、达到散寒除湿、温经止痛。
三、痛经与膀胱炎有什么区别?膀胱炎除下腹正中疼痛外,还有尿频、尿急、尿痛、末尾血尿、浓尿及低热、尿道分泌物增多,痛经则没有尿的这些问题。
四、痛经与阑尾炎的区别?阑尾炎主要是右边下腹痛,并有点压痛和反跳痛,疼痛不随月经周期发作。
月经与生殖系统肿瘤区别:肿瘤的疼痛没有周期性,经特殊检查有阳性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