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癌症治疗的“三驾马车”(手术、化疗和放疗)之一,化疗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小觑。虽然目前越来越先进的化疗手段,已经尽可能的降低了药物的毒副作用。
但尽管这样,化疗在杀伤肿瘤细胞的同时,对人体也会造成或多或少的伤害,比如说骨髓抑制、手脚麻木、肝损伤、消化系统不良反应等。
今天我们要和大家聊的是化疗引起的副作用以及应对方法。
(图源网络)
一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
消化系统不良反应是化疗药物引起的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大多发生在用药后的2到28小时内。主要包括为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泻、腹痛、口腔溃疡等。
应对方法:恶心、呕吐严重的病人,化疗前按医嘱使用止吐药物,注意休息,并尽可能减少活动。
饮食上宜给予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鼓励进食。避免吃刺激性大、油腻等食物;对已有呕吐的病人要灵活掌握进食时间;改善进餐环境,鼓励病人与家属一起进餐。
当有恶心感时,叮嘱病人多做深呼吸,分散注意力,如看电视、与人聊天等,同时保持室内空气清新无异味。
(图源网络)
二
骨髓抑制
当增值活跃的骨髓造血细胞被化疗药物攻击后,常会出现无法有效造血的情况,进而导致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等减少,即发生了骨髓抑制。
应对方法:若发生了骨髓抑制,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给予适当处理。
而作为患者,需要选择高蛋白、高热量、维生素丰富的饮食来增强营养,避免患有感冒等传染性疾病的亲属同患者接触。
(图源网络)
三
手脚麻木
不少患者在化疗后会出现手脚麻木,轻则仅仅为感觉异常,重则可能影响手脚正常功能。大部分患者所感受到的手脚麻木就是化疗药物所导致外周神经毒性的一种表现。
应对方法:缓解化疗所致手脚麻木化疗药物所致的手脚麻木程度不一,有些患者症状较轻,有些患者却不得不因此而停药。
这一方面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类型、是否合并其他疾病等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化疗的总剂量、间隔时间、给药途径等有关。
大部分患者的症状为轻中度,多数在停药后数月或数年可自行缓解。有些较为严重的可能需要医疗手段的介入。
(图源网络)
四
泌尿系统不良反应
化疗会对患者的肾脏造成实质性损害,同时还会对尿道产生刺激。由于化疗后血液中尿酸会增加,影响尿液形成,从而导致泌尿系统出现不良反应,如出血性膀胱炎等。
应对方法:在化疗前以及化疗过程中多饮水,使尿量维持在每天-ml以上。
此外多吃一些维生素、纤维素含量较高的新鲜蔬菜和水果,同时严格控制含嘌呤高的食物,如肉类、动物内脏等。必要的情况下,医生会给予适当药物治疗。
(图源网络)
五
肝功能损害
许多抗肿瘤药物在肝脏代谢,因此可引起不同程度的肝损害。
应对方法:每次化疗前都需要检查肝功能,患者饮食宜清淡,增加蛋白质和维生素的摄入。
可在咨询医生后选择保肝类中/西药物治疗,来减少化疗所带来的肝功能损害,如果肝功能损害十分严重时,由医生判断是否减少化疗药物用量或者暂时停止化疗。
(图源网络)
六
脱发
脱发是很多化疗药物常见的不良反应,其实化疗药物所致的脱发对病人并没有不良影响,但很多朋友考虑到美观的问题,常常不能接受脱发对自身形象的改变,产生心理冲击,甚至出现自卑等消极心理,对治疗效果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应对方法:化疗引起的脱发是可逆的,在化疗停止之后一段时间,头发仍可再生,所以千万不要因为暂时性的脱发影响自身的治疗效果。
十分在意头发的朋友可选择佩戴头皮止血带或冰帽,阻止化疗药物循环到毛囊,减少脱发量。
(图源网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