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源(化名)是大连铁路卫校的一名学生,那一年正值青春年少,火一般的热情、大海一样的奔腾,绽放着阳光下最绚烂的笑容。然而,正当他沉浸于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之时,命运却似顽皮的孩子,横冲直撞地打破了周围的宁静,在人生最美的年华里,他却面对着一场残酷的生死浩劫。
3年前,一次看似普普通通的“鼻出血”如恶梦一般打乱了金源原本平静的生活,他被确诊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从此,父母便带着他踏上了无休止的求医之路,奔波于天津、医院之间。两年的保守治疗并没有使金源的病情获得转机,却让一家人家财散尽,精疲力竭,信心被磨灭殆尽。年12月6日,绝望的金源在父母的陪同下来到我院。此时,他的病情已经进展为“慢性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Ⅱ型”,能够救命的唯一方法就是尽快完成造血干细胞移植。我院血液内科闫金松主任率领移植团队仔细分析了他的病情,紧急制定了缜密的移植计划,选择父亲作为供体进行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
入仓之后,金源将面临预处理、造血干细胞回输、骨髓抑制期、急性移植物康宿主病等几个关卡,从空间防护到饮食管理等各个环节,都要求移植中心的护士们精益求精。12月28日,金源顺利完成骨髓输注。在漫长的骨髓空虚期,小金如同温箱里的婴儿一般脆弱。表面上风平浪静,实际上凶险的感染和排异随时都可能发生,医护人员丝毫不敢松懈。漫长的等待就像寒冷的冬天一样难熬。除夕当日,传来了“嵌合度98%”的好消息,全家人看到了希望的曙光,金源度过了生病后最开心的春节。当大家觉着幸福很快就会来敲门的时候,金源却出现持续高热,随后血象及嵌合度每况愈下,回输后的第38天,嵌合度降至1.55%,移植失败!金妈妈无比的悲恸,谴责自己的优柔寡断,恨自己没有在刚发病的时候进行移植,错过了移植的最佳机会!
金源面临着两个选择:一是继续等待造血功能缓慢重建,时间也许是1个月、半年甚至更长,但在等待期间随时可能因继发感染而死亡;二是接受二次移植。前期的治疗已经花光家里所有积蓄,如何完成后续的治疗呢?难道只能默默等待死亡?
就在金源一家万念俱灰、犹豫不决时,闫金松主任认真分析后,为他做了个看似大胆却是挽救生命的唯一决定,马上进行二次移植!为了给金源争取更多的生存机会,闫金松组织移植团队连夜制定移植方案,并发动科室全体医护人员进行捐款,保障后续治疗费用充足,解除金源父母的后顾之忧。考虑到金源骨髓微环境不佳,医院为他申请了一份山东脐血库的免费脐血,以增加植入率。
在这个抉择背后,移植中心的医护人员面临着巨大的挑战。短时间内连续两次清髓预处理,金源的骨髓空虚期将长达60天之久,感染及脏器损伤的发生率将比首次移植大出几倍甚至几十倍。只有每个环节都高质量的完成,才能保障二次移植的万无一失。为避免多人参与而导致继发感染,护士长立即组建了专人护理小组。由两名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承担夜间护理工作。护士长亲自上阵,承担起金源的日间护理工作。移植护理如履薄冰,口咽部、消化道、肛周、会阴部是感染的高发部位,任何一个小小的黏膜破溃都极有可能要了金源的命。每项操作对技术的要求都是精益求精。前期持续不明原因高热,将中心静脉导管拔出,目前又不满足重新置管的条件,护理团队无奈选择了外周留置针作为通路,通过合理的静脉选择和管理,保证了二次移植的治疗给药。长时间的粒细胞缺乏,导致患者的状况越来越差,为了与死神对抗到底,闫劲松、主治医生杨岩、周栋,放弃个人休息时间,24小时全面待命随时处理突发情况。在全体医护人员精心呵护下,金源成功跨过了出血性膀胱炎、消化道黏膜炎等一道道鬼门关。爸爸的造血干细胞,承载着浓浓的父爱,像一颗充满生命力的种子,在儿子身体里生根发芽了,金源的体力和状态渐渐恢复。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二次回输后的第16天,迎来了可喜的结果。金源的粒系重建,嵌合度已达到%。当闫金松宣布移植成功的时候,在场的所有人喜极而泣。在多个日夜里,金源从期待、希望、沮丧到重获新生,经历了常人所不能想象的生死考量。出仓当日,涅槃重生的他显得格外帅气,他激动的表示:要早点完成学业,将来也成为一名骨髓移植科护士!
科室介绍大医二院血液科是辽宁省造血干细胞移植医学中心、辽宁省重点临床专科,拥有大连市青少年骨髓移植救助基金,也是中华慈善总会、中华癌症基金会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医疗慈善援助项目的医学评估中心。自年开展造血干细胞移植技术以来,共完成各种类型造血干细胞移植例,病种涵盖广泛。移植患者年龄在11月~63岁之间。移植患者的无复发生存率为74.2%,复发率为14.2%,Ⅲ-Ⅳ急性GVHD发生率为9.2%,慢性广泛GVHD发生率为6.9%。目前,大医二院血液科在专科特色、完成移植例数、人员配置、病房的硬件设施及实验室的规模等各个方面均具备引领本地区医疗技术的能力,具有承担社会责任的能力,减轻患者负担,减少医保费用,节约卫生资源的巨大优势。
知识链接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Ⅱ型,为慢性再障演化而来,年发病率0.6/10万,作为一种骨髓衰竭症,采用常规的内科治疗手段治愈率低,患者长期接受环孢素、雄性激素、中药、频繁输血等治疗,导致脏器功能损害,反复感染、出血甚至死亡。
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指在高分辨配型下,供受者间白细胞抗原编码HLAA、B、C、DR、DQ几个位点的等位基因中至少有五个位点相合,且有五个相合的HLA基因位点位于同一条DNA单链上,这样的造血干细胞移植方式称为单倍体造血干细胞移植(HaploidenticalHematopoieticstemcelltransplantation,haplo-HSCT)。
植入失败指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无法获得造血重建,表现为外周血细胞计数持续无法恢复。发生率与HLA相合程度、原发病类型、疾病状态、预处理方案、移植物类型、移植物处理、移植物细胞数量、等多种原因相关,单倍型骨髓移植发生率为5-10%。
大医二院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