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人的尿液清澈透明,一般呈淡黄色至深黄色。尿液颜色易受饮水量、食物、尿色素、胆色素的影响。由于尿液来源于血液,尿色的异常改变能反映身体的一些变化甚至是一些疾病的表现。
1.红色尿:包括血尿、血红蛋白尿、肌红蛋白尿和卟啉尿。血尿,分为肉眼血尿和镜下血尿。肉眼血尿呈洗肉水样,尿内含有大量的红细胞,常见于各型肾炎、肾结核、急性膀胱炎、尿道炎及上述部位的结石、恶性肿瘤等。全身性疾病如白血病、猩红热、充血性心力衰竭等也常引起血尿。血红蛋白尿为尿内无红细胞或仅有少量红细胞,主要为血红蛋白,故尿液清澈呈红葡萄酒状。常见于疟疾,蚕豆病,不合血型的输血,溶血性贫血,阵发性血红蛋白尿等疾病。
2.黄褐色尿-黄绿色尿:可能是由于尿中胆红素或尿胆原增加导致。尿目常见于肝脏损伤或者溶血性贫血的病人。
3.黑色尿:黑色尿比较少见,常常发生于急性血管内溶血的病人,如恶性疟疾病人,医学上称黑尿热,是恶性疟疾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这种病人的血浆中有大量的游离氧、血红蛋白与定氧血红蛋白,随尿排出而造成尿呈暗红或黑色。另有少数病人服用左旋多巴、甲酚、苯肼等后,也会引起排黑尿,停药后即会消失。国外有资料报告,患阵发性肌红蛋白尿的病人,在运动后也会排出棕黑色尿,同时伴有肌肉无力,可逐渐发展为瘫疾。此外,黑尿还可见于酚中毒、黑色毒瘤、尿黑酸病。
4.白色尿·乳白色尿:常见的是乳糜尿,为白色乳糜样尿液,见于丝虫病或其它原因引起的肾周围淋巴管阻塞。从尿中排出的乳糜,属于一种白尿。白色尿液多由尿酸盐沉淀、磷酸盐和碳酸盐沉淀形成,尿路感染、丝虫病所致的乳糜尿或前列腺炎,前列腺溢液等所造成的。白色尿液主要与尿路细菌繁殖,出现脓尿、白细胞有关。
5.蓝色尿:严重的绿脓杆菌败血症、急性传染病(如霍乱、伤寒等)可导致蓝绿色尿。使用某些药物,如利尿剂氨苯蝶啶、大量水杨酸、注射亚甲蓝针剂等,都可以使尿液出现蓝色。
此外,尿液的颜色还会受到某些食物和药物的影响。如食用过多甜菜、服用利福平等也会使尿液呈红色;进食大量胡萝卜、服用维生素B时尿液可呈亮黄色;服用大黄时尿液呈深黄或棕褐色。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