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材的药用价值,在人们追求木制家具高品味生活的同时,就已经随身携带!木材除了带给我们感官上的视觉享受,增添自然、舒适的气氛,更是因为它具有养生的作用。
树木是向上蓬勃生长的,主生发,与玉相比,人更应接近木。具有药用价值的木材对人体健康有益。
木之美,美在木形,美在木纹,美在木香,更是美在其药用价值上。解读木材的药用价值,才是真正理解木材的本质属性。
第一篇沉香篇
中文学名:沉香
俗称:琼脂、白木香
科属:瑞香科沉香属
产地:国内海南、广西、福建等省份,国外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越南、老挝等东南亚国家。
植物特性:色黑黄,油性足,燃之香气浓,行状不规则。
药用价值:香中之王,众香之首,为最高品级的香料。
沉香的药用价值极高,是我国沿用历史悠久的珍贵中药。沉香对於强化心脏及神经具有疗效,知名的良药“速效救心丸”中就含有沉香。
名家论述:《本草纲目》中记载:“沉香,气味辛,微温,无毒。主治:风水毒肿,去恶气;主心腹痛,霍乱中恶,邪鬼疰气,清人神;调中,补五脏,益精壮阳,暖腰膝,止转筋吐泻冷气,破症癖,冷风麻痹,骨节不任,风湿皮肤瘙痒,气痢;补脾胃,益气和神。治气逆喘急,大肠虚闭,小便气淋,男子精冷”。
现代研究证明:沉香在药理上的作用是多方面的。
1.沉香煎剂对人型结核杆菌有完全抑制作用;对伤寒和福氏痢疾杆菌,亦有强烈抗菌作用。
2.沉香挥发油成份有麻醉、止痛、肌松作用。
.沉香有镇静、止喘作用。
4.沉香对中枢神经系统有抑制作用。
5.沉香有降压作用。
6.沉香有抗心律失常和抗心肌缺血作用。
7.最新研究发现:沉香还有明显的抗癌作用。
8.沉香油,经先进工艺提取,油品精良纯正,是沉香之精华,气通三界,稀有珍贵。沉香油对皮肤烧伤烫伤,有止血止痛的效果。用沉香油按摩皮肤,有去疤,去斑之功效;沉香油对神经具有很好的安定作用,能有效提高睡眠品质。
宜忌:孕妇忌用。
第二篇檀香篇
中文学名:檀香
俗称:白檀香、浴香
科属:檀香科檀香属
产地:印度、马来西亚、澳大利亚及印度尼西亚等地,国内广东、台湾。
植物特性:油质高、手感好、质地坚硬、光滑细腻、香气醇厚。
药用价值:檀香自古以来便深受欢迎,从印度到埃及、希腊、罗马的贸易路线上,常见蓬车载满着檀香。檀香独特的香味,具有安抚作用,对于冥想很有帮助,因而广泛被用在宗教仪式中,特别是印度和中国。檀香也是香水中常用的原料。名家论述:
1.《本草纲目》:“白檀辛温,气分之药也,故能理卫气而调脾肺,利胸膈。
紫檀咸寒,血分之药也,故能和营气而消肿毒,治金疮。”
2.《本草经疏》:“紫真檀,主恶毒风毒。凡毒必因热而发,热甚则生风,而营血受伤,毒乃生焉。此药咸能入血,寒能除热,则毒自消矣。弘景以之敷金疮、止血止痛者,亦取此意耳。宜与番降真香同为极细末,敷金疮良。”
功用主治:消炎消肿、止血定痛、金疮出血、镇咳袪痰、补身、收敛催情。1.心灵疗效:放松效果绝佳,可安抚神经紧张及焦虑,镇静的效果多于振奋。并且用以改善执迷的状态,可以带给使用者更为祥和、平静的感觉。2.身体疗效:对生殖泌尿系统极有帮助,可改善膀胱炎,具有清血抗炎的功效。它独特催情的特性,可驱散焦虑的情绪,有助于增加浪漫情调。檀香对身体也有抗痉挛和补强的功用,能带来放松和幸福的感觉。檀香对胸腔感染以及伴随的支气管炎、肺部感染的喉咙痛、干咳也有效果。当粘膜发炎时,檀香可舒缓病情,更可以刺激免疫系统,预防细菌再度感染。它还可以用来治疗为灼热,并且其收敛的特性,对腹泻亦有帮助。.皮肤疗效:檀香是一种平衡精油,对干性湿疹及老化缺水的皮肤特别有益。使皮肤柔软,改善皮肤发痒或发炎的现象,其抗菌功效更有助于改善面疱,疖合感染的伤口。
宜忌:《本草从新》:“痈肿溃后,诸疮脓多及阴虚火盛,俱不宜用。”
第三篇龙脑香
中文学名:龙脑香
俗称:龙脑、冰片、冰片脑、梅花脑、天然冰片、老梅片、梅片
科属:龙脑香科龙脑香属
产地:以亚洲赤道热带为其分布中心,主产印度尼西亚、菲律宾、印度、马来西亚,为热带雨林的优势树种。
植物特性:纹理细致、坚硬耐用、耐湿力强、油质高、油性足。
药用价值:龙脑科常绿乔木龙脑香树脂的加工品,以雪白结晶入药,性味辛苦,微寒,功效开窍醒神、清热止痛、明目退翳。临床上常用于治疗高热神昏、中风、中恶、目疾、喉痹等症,还可用于疮痈肿毒和湿疹。
名家论述:
1.《西阳杂俎》:“龙脑香树,出婆利国,呼为个不婆律。亦出波斯国,树高八丈,大可六七围。叶圆而背白,无花实。其树有肥有瘦,瘦者出龙脑香,肥者出婆律膏香在木心中。波斯断其树,剪取之,其青于树端流出,斫树作坎而承之。入药用,有别法。”
2.《新修本草》:“树形似杉木,言婆律膏,是树根下清脂,龙脑是根中干脂,子似豆蔻,皮有错甲,香似龙脑,味辛,尤下恶气,消食散胀满,香人口,旧云出婆律国,药以国为名,即杉脂也。江南有杉木未经试。或方土无脂,犹甘蕉无实。”
气味:辛、苦、微寒、无毒。
1.目翳。 2.风热上攻头目。 .头脑疼痛。
4.风热喉痹。 5.中风牙闭。
6.牙齿疼痛。 7.内外痔疮。
宜忌:孕妇及气血虚者均应慎服。
第四篇黄花梨
学名:降香黄檀
俗称:降压木、海南檀、海南黄花梨
科属:蝶形花亚科黄檀属
产地:海南、越南
植物特性:色泽黄润,纹理柔美,木质坚硬,香气辛辣浓郁,不静不喧,视感极好。
药用价值:海南黄花梨是极其珍贵的木种之一,始终位列五大名木之一,国家一级保护植物。因其具有降血压之功效,被誉为“降压木”。
《本草纲目》中对海南黄花梨有如下记载:海南黄花梨有舒筋活血,降血压、降血脂的作用。用海南黄花梨木屑填充做成枕头更有舒筋活血之功效。海南黄花梨木屑木粉,有一种神秘的悠悠降香味,舒筋活血并改善睡眠!名家论述:
⒈《本草经疏》:降真香,香中之清烈者也,故能辟一切恶气。入药以番舶来者,色较红,香气甜而不辣,用之入药殊胜,色深紫者不良。上部伤,瘀血停积胸膈骨,按之痛或并胁肋痛,此吐血候也,急以此药刮末,入药煎服之良。治内伤或怒气伤肝吐血,用此以代郁金神效。
⒉《本经逢原》:降真香色赤,入血分而下降,故内服能行血破滞,外涂可止血定痛。又虚损吐红,色瘀味不鲜者宜加用之,其功与花蕊石散不殊。
.《海药本草》:主天行时气。
⒋《纲目》:疗折伤金疮,止血定痛,消肿生肌。
5.《玉楸药解》:疗挺刃损伤,治痈疽肿痛。
⒍《本草再新》:治一切表邪,宣五脏郁气,利三焦血热,止吐,和脾胃。
功用:降气散淤、止血定痛。主治:
1.治呕吐、心胃气痛、胸胁气滞、血淤疼痛、冠心病、心绞痛。
2.治吐血,咯血,高血压。
.风湿腰腿病、跌打淤痛。
4.跌打损伤。
5.消化不良。
6.感冒咳嗽。
宜忌:
⒈《本经逢原》:血热妄行、色紫浓厚、脉实便秘者禁用。
⒉《本草从新》:痈疽溃后,诸疮脓多,及阴虚火盛,俱不宜用。
第五篇紫檀
学名:檀香紫檀
俗称:小叶檀、小叶紫檀、金星紫檀、牛毛纹紫檀
科属:蝶形花亚科紫檀属
产地:印度、泰国、马来西亚、越南
植物特性:色泽紫黑至深红、质地细密、木质坚硬、油性十足、十檀九空。
药用价值:帝王之木,宫廷御用,寸金寸檀。具有调节气血、安神助眠、预防皱纹、调节心肾肝肠胃之功效。
紫檀是红木中的极品,收藏界历来有“寸檀寸金”的说法。其实紫檀的药用价值也不菲!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本部第三十四卷记载:“紫檀,咸,微寒,无毒;主治:止血,止痛,疗淋,敷刀伤。”收藏大家马未都开玩笑的说,如果我们有把紫檀的破椅子,把它砸碎了,锔成块,刨成屑,碾成末,压成灰,它依然有它的潜在价值。
紫檀中由于富含紫檀素,紫檀素易溶于酒精或醚,具收敛消肿毒效能,削片、锯屑或磨汁供药用,常用作治疗毒疮,而且还能防白蚁和其他害虫。
功效:
1.紫檀美容:将紫檀木磨成粉末,加入牛奶或酸奶拌匀,敷在脸上和脖子上按肌肤文理按摩10分钟,然后用清水冲洗干净,再使用其他护肤保养品。此法可增加皮肤光泽度,延缓衰老,防止皱纹出现,去痘去粉刺,而且气味芳香。2.紫檀保健:紫檀对肠胃也很好,把紫檀屑做成抱枕的枕芯,把枕头抱在怀里,对肠胃疾病有一定的舒缓作用。长此以往,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充分改善肠胃功能。.舒筋活血:用布袋装好紫檀粉,然后再把装满热水的玻璃瓶放到装满紫檀粉的布袋中,布袋和玻璃瓶中间一定要隔着紫檀粉,温度跟据每个人的耐受度选择。这样把热好的紫檀粉敷在肩膀,腰部等位置,可以活血,缓解疼痛,舒筋活胳。4.消除关节肿痛:《千金方》中对小叶紫檀的详细药用功效有记述。用法:取适量小叶紫檀精粉倒入小盘中,加白醋少许搅拌均匀成糊状,用小勺舀到干净的绷纱小方块上,将它贴在关节疼痛处,用白胶布固定,每日1-2次,坚持用药,渐渐缓解关节筋痛,治疗关节炎!
5.治疗颈椎病、安眠:可以用一个小布袋装做成小枕头,晚上睡觉时枕着它会治疗颈椎病,还有利于睡眠。
第六篇楠木
中文学名:楠木
俗称:桢楠,紫金楠,金心楠、金丝楠
科属:樟科楠属
产地:四川、云南、贵州、湖北、缅甸
植物特性:色泽金黄、质地温润柔和、纹理细腻通达、抗腐防虫、阵阵幽香。
药用价值:
功效:散寒化浊、利水消肿。
主治:治吐泻转筋,水肿。
性味归经:辛,温。
①《别录》:“微温”
②《本草拾遗》:“枝叶,味苦,温,无毒。”
③《日华子本草》:“味辛,热,微毒。”肺经
药用部位:本植物的树皮(楠木皮)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考证:出自《本草纲目拾遗》。
《博物要览》载:楠木有三种,一曰香楠,又名紫楠;二曰金丝楠;三曰水楠。南方者多香楠,木微紫而清香,纹美。金丝者出川涧中,木纹有金丝。楠木之至美者,向阳处或结成人物山水之纹。水河山色清而木质甚松,如水杨之类,惟可做桌凳之类。传说水不能浸,蚁不能穴,南方人多用作棺木或牌匾。宫殿及重要建筑之栋梁必用楠木。楠木木材优良,具芳香气,硬度适中,弹性好易于加工,很少开裂和反挠,为建筑、家具等的珍贵用材。
第七篇红豆杉
中文学名:红豆杉
拉丁学名:Taxuschinensis
俗称:紫衫、赤柏松
科属:红豆杉科红豆杉属
产地:国内福建、广西、云南、西藏、四川等省区,国外美国、加拿大。
植物特性:色泽天然、不朽不蛀、纹理细腻流畅、光洁圆润。
药用价值:天然国宝、植物大熊猫,全球唯一自然药用植物。
1.提取物紫杉醇抗癌防癌,有效阻止癌细胞增殖,抗癌防癌最好的药物。
2.日夜制氧,净化空气,天然氧吧。
.吸收辐射、吸收噪音、吸收辐射热、吸收有害气体。 4.缓解疼痛,防治心脑血管突发。 5.红豆杉的根、茎、叶都可以入药,可以治疗尿不畅、消除肿痛,对于糖尿病、女性月经不调、血量增加都有治疗作用。红豆杉也可以用于产后调理,对女性病症具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6.寓意吉祥,人称“长寿树”、“吉祥树”、“健康树”。
第八篇龙血竭
学名:龙血竭
俗称:血竭、骐驎竭、海蜡、麒麟血
科属:百合科龙血树属
产地:云南、海南、东南亚国家
植物特性:块状、表面有沟纹、赤褐色至紫褐色、质硬而脆、具药香味。
药用价值:活血“圣药”。
龙血树可用于抗细菌等医学作用,以剑叶龙血树的药用价值为最高。剑叶龙血树受禾谷镰刀菌云南变种等真菌感染后,能使其形成植物防卫素,产生红色树脂。这种红色树脂就是中国传统的重要南药——血竭(龙血竭),黄酮类物质是其主要成分,大量研究表明该类成分具有明显的抗细菌,抗真菌,抗氧化,抑制血小板聚集,抗血栓和增强纤溶等活性。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血竭能治疗各种血症,心血管疾病,溃疡,炎症,还有一定抗衰老,抗肿瘤作用。与传统的云南白药“并称为“云南红药”。
1.外部特征:血竭呈不定形的块状物,大小不等,表面有沟纹,赤褐色或紫褐色,质硬而脆。
2.成分:血竭中含血竭素、血竭红素、去甲基血竭红素以及几种黄烷醇、查耳酮、树脂酸,具药香气,味甘咸,性平。
.主治:血竭主治跌打肿痛,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臁疮溃久不合等等,被誉为活血“圣药”。
血竭内服可以活血散瘀止痛:可用于外伤瘀痛,筋骨伤痛,产后瘀阻腹痛及血淤、心腹诸痛。
血竭外用止血生肌敛疮:善治痈疽恶疮,久不收口,及外伤出血。
血竭还可以治疗风湿类关节炎肿痛,在挫伤骨折等方面也有很好的效果。
4.用法:内服时需研末,外用时研末撒或入膏药内敷贴,敷患处。
宜忌:孕妇禁用。
第九篇香樟
学名:香樟
俗称:小叶樟、红心樟、乌樟、沉水樟、樟树
科属:樟科樟属
产地:我国南方省区、越南、朝鲜、日本
植物特性:质地坚韧轻柔、纹理瑰丽、油性十足、香气四溢。
药用价值:香樟与楠、梓、桐合称为江南四大名木。具有祛风湿,通经络,止痛,消食、霍乱腹胀、跌打损伤之功效。
性味:辛,无毒。
功用主治:理气活血,除风湿。治上吐下泻,心腹胀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
①《分类草药性》:治一切气痛,理痹,顺气,并霍乱呕吐。
②《贵州民间方药集》:治风湿疼痛,跌打损伤。
③《贵阳民间药草》:理气,行血,健胃。治胃病,筋骨疼痛,脚汗。
经济价值:香樟的根、木材、枝、叶均可提取樟脑、樟油,油的主要成分为樟脑、松油二环烃、樟脑烯、柠檬烃、丁香油酚等。樟脑供医药、塑料、炸药、防腐、杀虫等用,樟油可作农药、选矿、制肥皂、假漆及香精等原料。
第十篇苏木
学名:苏木
俗称:苏枋、苏方、赤木、红柴、红苏木、落文树
科属:苏木科苏木属
产地:广西、广东、台湾、贵州、云南、四川等地。
植物特性:黄红色至棕红色、常见纵向裂缝、质坚硬、味微涩。
药用价值:具有活血祛瘀、消肿定痛、主治血滞闭经痛经、产后瘀阻血晕、胸腹刺痛、跌打损伤、破伤风之功效。心材入药,为清血剂,有祛痰、止痛、活血、散风之功效。近年来云南植物研究所从苏木的心材中提取一种苏木素,可用于生物制片的染色,效果不亚于进口的巴西苏木素。
各家论述:
1.《唐本草》:主破血,产后血胀闷欲死者。
2.《本草拾遗》:主霍乱呕逆及人常呕吐,用水煎服之。破血当以酒煮为良。
.《海药本草》:主虚劳血癖气壅滞;产后恶露不安,腹中搅痛;及经络不通,男女中风,口噤不语。宜细研乳头香细末方寸匕,酒煎苏方去滓调服,立吐恶物瘥。
4.《日华子本草》:治妇人血气心腹痛,月候不调及蓐劳。排脓止痛,消痈肿扑损瘀血,女人失音,血噤,赤白痢并后分急痛。
5.《医学启源》:《主治秘诀》云,发散表里风气。破死血。
6.李果:破疮疡死血,产后败血。
7.《医林纂要》:补心散瘀,除血分妄作之风热。
8.《用药心法》:苏木,去风与防风同用。
9.《本草纲目》:苏枋木,少用则和血,多用则破血。
10.《本草经疏》:苏方木,凡积血与夫产后血胀闷欲死,无非心、肝二经为病,此药咸主入血,辛能走散,败浊瘀积之血行,则二经清宁,而诸证自愈。《日华子》、《海药》所主,悉取其入血行血。辛咸消散,亦兼有软坚润下之功,故能祛一切凝滞留结之血,妇人产后尤为所须耳。
11.《本经逢原》:苏木阳中之阴,降多升少,肝经血分药也。性能破血,产后血胀闷欲死者,苦酒煮浓汁服之。本虚不可攻者,用二味参苏饮,补中寓泻之法,凛然可宗。但能开泄大便,临症宜审。若因恼怒气阻经闭者,宜加用之。
12.《本草求真》:苏木,功用有类红花,少用则能和血,多用则能破血。但红花性微温和,此则性微寒凉也。故凡病因表里风起,而致血滞不行,暨产后血晕胀满以(欲)死,及血痛血瘕、经闭气壅、痈肿、跌扑损伤等症,皆宜相症合以他药调治。
第十一篇山鸡椒
学名:山鸡椒
俗称:木姜子、山苍树、山苍子、山姜子、木香子
科属:樟科木姜子属
产地:我国长江以南各省区、西藏及东南亚地区。
植物特性:幼树树皮黄绿色,老树树皮灰褐色,枝、叶均具有芳香味。
药用价值:根、茎、叶和果实均可入药,有祛风散寒、消肿止痛之效。果实入药,上海、四川、昆明等地中药业称之为“毕澄茄”(一般生药学上所记载的“毕澄茄”是属胡椒科的植物,学名为PipercubebaLinn.)。应用“毕澄茄”治疗血吸虫病,效果良好。江西兴国群众反映,山鸡椒与油茶树混植,可防治油茶树的煤黑病(烟煤病)。
名家论述:
《湖南药物志》:治感寒腹痛:山鸡椒四至五钱。水煎服。《贵州民间药物》治水泻腹痛:山鸡椒研末,开水吞服一钱。
《贵州民间药物》治发痧气痛:山鸡椒、青藤香、蜘蛛香各一钱。研末,酒吞服。
《湖南药物志》治关节痛:山鸡椒一两,雄黄五钱,鸡屎二两。捣烂,炒热,布包,揉擦痛处。
第十二篇愈疮木
学名:愈疮木
俗称:铁梨木、圣檀木、铁木、绿檀
科属:疾藜科愈疮木属
产地:分布在赤道附近与北纬0℃之间,特别集中在中美,西印度群岛一带。
植物特性:木材极重硬、纹理交错、含油脂、材面有蜡状感、具光泽和芳香气味。
药用价值:消炎、麻醉、定香剂。二氢愈疮木酸及脱氢愈疮木酸,甲基呋喃愈疮树脂,愈疮木醇,愈疮树脂等。医药单位利用其浸出物,作为治疗咳嗽用,效果甚佳。
第十三篇降真香
学名:降真香
俗称:紫藤香、番降、鸡骨香、降真、降香、降香檀、花梨母
科属:芸香科山油柑属
产地:原产中国南部省份、东南亚南亚诸国。
药用价值:烧之,辟天行时气,宅舍怪异。小儿带之,辟邪恶气(李)。疗折伤金疮,止血定痛,消肿生肌(时珍)
性味:辛,温,无毒。 归经:肝,脾,肺,心经。 功效:理气,止血,行瘀,定痛。功效:理气,止血,行瘀,定痛。
主治:
1、刀伤出血。用降真香、五倍子、铜花,等分为末,敷伤处。
2、痈疽恶毒。用降真香末、枫乳香等分,团成丸子,熏患处。
、吐血,咯血,金疮出血,跌打损伤,痈疽疮肿,风湿腰腿痛,心胃气痛。
名家论述:
时珍曰︰降香,唐、宋本草失收。唐慎微始增入之,而不著其功用。今折伤金疮家多用其节,云可代没药、血竭。按︰《名医录》云︰周被海寇刃伤,血出不止,筋如断,骨如折,用花蕊石散不效。军士李高用紫金散掩之,血止痛定。明日结痂如铁,遂愈,且无瘢痕。叩其方,则用紫藤香瓷瓦刮下研末尔。紫真藤,即降真香之最佳者也
END
更多内容,欢迎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