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急性膀胱炎中医
急性膀胱炎复发
预防急性膀胱炎
胶质急性膀胱炎
急性膀胱炎后遗症
识诊急性膀胱炎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专业高级职称考

吡美莫司治白癜风效果如何 http://baidianfeng.39.net/bdfby/yqyy/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专业考试大纲(副主任医师)

一、专业知识

(一)本专业知识

1.掌握临床微生物专业的基础理论,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生理特性、遗传与变异、感染与免疫。熟悉微生物感染的防治原则、分类与命名等基本理论。2.掌握微生物专业相关的仪器分析、免疫学、质量管理、医学统计学等专业技术知识。

(二)相关专业知识

1.熟悉感染性疾病的相关临床知识。2.熟悉临床药理学的相关知识。3.了解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如细胞生物学。

二、学科新进展

1.熟悉新发现微生物及其所致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特点,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相关冠状病毒、禽流感病毒和猪链球菌等。2.了解临床微生物检验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如蛋白质或核酸的检测芯片等;及时掌握美国CLSI/NCCLS颁布的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指南。3.熟悉新发现的细菌耐药机制及耐药菌检测方法的新进展。4.了解微生物分类与命名的新进展。

三、专业实践能力

1.微生物学基本检验技术试验方法的原理、操作方法、相关试剂的配制及应用。(1)熟练掌握:①细菌形态学检查;②细菌的培养与分离技术;③细菌的生化反应试验;④细菌的免疫学检测技术;⑤数码分类鉴定系统及自动化检测系统(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血培养系统)。(2)掌握:①分子生物学技术;②动物实验;③菌种的保存与管理;④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2.熟练掌握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常见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鉴定分离技术、生化反应原理和结果及其他相关检验技术,对少见的微生物也应有一定的了解。3.熟练掌握各种细菌和真菌的药敏试验的原理、结果解释、影响因素。熟悉常见耐药菌的耐药机制及其检测方法。熟悉联合药敏试验的适应证、结果类型。了解体液中抗菌药物浓度测定的适应证及方法。4.熟练掌握各类临床标本的送检指征、采集和运送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不同标本的常见病原菌种类、临床意义、不同标本的实验室处理方法、检验流程、结果的报告方式及解释。5.掌握室内质控、室间质控、质量控制失控的分析及处理。6.熟悉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与防护,各项措施及规章制度。各种消毒灭菌的方法、原理、应用及效果监测。7.熟悉各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了解本专业危重病人的诊断,治疗及并发症处理工作。8.医院医院感染的特点。医院感染的常见菌、细菌的耐药趋势、当前临床重点监测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意义及对策。医院感染的监测内容。9.对各种抗菌、抗病毒药物的分类、作用、副作用、药理及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应有一定的了解。

附:本专业病种

1.菌血症。2.细菌性脑膜炎。3.流行性乙型脑炎。4.真菌性脑膜炎。5.外伤性创伤感染。6.化脓性骨关节炎。7.慢性骨髓炎。8.上呼吸道感染。9.肺炎。10.支气管炎。11.细菌性食物中毒。12.感染性胃肠炎和腹泻。13.胆道感染。14.腹腔感染。15.肾盂肾炎。16.膀胱炎。17.尿道炎。18.前列腺炎。19.梅毒。20.细菌性、真菌性阴道病。21.淋病。22.脊髓灰质炎。23.病毒性肝炎。24.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25.肾综合征出血热。26.汉坦病毒肺综合症。27.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附录

1.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基础理论。2.微生物基本检验技术。(1)细菌形态学检查。(2)细菌的培养与分离技术。(3)细菌的生化反应试验。(4)细菌的免疫学检测技术。(5)数码分类鉴定系统及自动化检测系统(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血培养系统)。(6)分子生物学技术。(7)动物实验。(8)菌种的保存与管理。(9)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3.常见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及检验技术:主要是球菌、肠杆菌科、弧菌科、非发酵菌、苛养菌及人兽共患病原菌、革兰阳性杆菌、分枝杆菌、厌氧菌、螺杆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L型、真菌、病毒概述、肝炎病毒、出血热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SARS冠状病毒、禽流感病毒等。4.药敏试验。5.各类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6.质控。7.实验室的安全与防护。8.消毒灭菌。9.医院感染。10.抗菌、抗病毒药物。

临床医学检验临床微生物专业考试大纲(主任医师)

一、专业知识

(一)本专业知识

1.熟练掌握临床微生物专业的基础理论,掌握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形态与结构、生理特性、遗传与变异、感染与免疫、微生物感染的防治原则、分类与命名等基本理论。2.掌握微生物专业相关的仪器分析、免疫学、质量管理、医学统计学等专业技术知识。

(二)相关专业知识

1.掌握感染性疾病的相关临床知识。2.掌握临床药理学的相关知识。3.熟悉与本专业密切相关的专业知识如细胞生物学。

二、学科新进展

1.熟悉新发现微生物及其所致感染性疾病的主要特点,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相关冠状病毒、禽流感病毒和猪链球菌等。2.熟悉临床微生物检验的新方法和新技术,如蛋白质或核酸的检测芯片等;及时掌握美国CLSI/NCCLS颁布的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指南。3.熟悉新发现的细菌耐药机制及耐药菌检测方法的新进展。4.了解微生物分类与命名的新进展。

三、专业实践能力

1.熟练掌握微生物学基本检验技术试验方法的原理、操作方法、相关试剂的配制及应用。

⑴细菌形态学检查

⑵细菌的培养与分离技术⑶细菌的生化反应试验⑷细菌的免疫学检测技术⑸分子生物学技术⑹数码分类鉴定系统及自动化检测系统(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血培养系统)

⑺动物实验

⑻菌种的保存与管理⑼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2.熟练掌握临床微生物学检验常见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鉴定分离技术、生化反应原理和结果及其他相关检验技术,对少见的微生物也应有一定的了解。3.熟练掌握各种细菌和真菌的药敏试验的原理、结果解释、影响因素。掌握常见耐药菌的耐药机制及其检测方法。熟悉联合药敏试验的适应症、结果类型。了解体液中抗菌药物浓度测定的适应症及方法。4.熟练掌握各类临床标本的送检指征、采集和运送的方法及注意事项,掌握不同标本的常见病原菌种类、临床意义、不同标本的实验室处理方法、检验流程、结果的报告方式及解释。5.熟练掌握室内质控、室间质控、质量控制失控的分析及处理。6.掌握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安全与防护,各项措施及规章制度。各种消毒灭菌的方法、原理、应用及效果监测。7.掌握各种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病因、发病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治疗方法。熟悉本专业危重病人的诊断,治疗及并发症处理工作。对本专业的一些少见疾病应有一定的了解,能对其进行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8.医院医院感染的特点。医院感染的常见菌、细菌的耐药趋势、当前临床重点监测的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的意义及对策。医院感染的监测内容。9.对各种抗菌、抗病毒药物的分类、作用、副作用、药理及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应有较深的了解。

附本专业病种

1.菌血症2.细菌性脑膜炎3.流行性乙型脑炎4.真菌性脑膜炎5.外伤性创伤感染6.化脓性骨关节炎7.慢性骨髓炎8.上呼吸道感染9.肺炎10.支气管炎11.细菌性食物中毒12.感染性胃肠炎和腹泻13.胆道感染14.腹腔感染15.肾盂肾炎16.膀胱炎17.尿道炎18.前列腺炎19.梅毒20.细菌性、真菌性阴道病21.淋病22.脊髓灰质炎23.病毒性肝炎24.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25.肾综合症出血热26.汉坦病毒肺综合症27.皮肤及软组织感染

附录

1.细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的基础理论2.微生物基本检验技术⑴细菌形态学检查⑵细菌的培养与分离技术⑶细菌的生化反应试验⑷细菌的免疫学检测技术⑸数码分类鉴定系统及自动化检测系统(微生物鉴定、药敏系统、血培养系统)(6)分子生物学技术(7)动物实验(8)菌种的保存与管理(9)真菌感染、病毒感染的实验诊断3.常见微生物的生物学性状及检验技术主要是球菌、肠杆菌科、孤菌科、非发酵菌、苛氧菌及人兽共患病原菌、革兰阳性杆菌、分枝杆菌、厌氧菌、螺杆菌、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立克次体、细菌L型、真菌、病毒概述、肝炎病毒、出血热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SARS冠状病毒、禽流感病毒等。4.药敏试验5.各类临床标本微生物检验6.质控7.实验室的安全与防护8.消毒灭菌9.医院感染10.抗菌、抗病毒药物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pangguangyana.com/yfjxpgy/605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