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3岁的孩子尿床,可以理解,别人也不会说什么。
但13岁的孩子,已经是大姑娘了,还在尿床肯定被人说。
陕西13岁的女孩锦锦(化名),开学后再也不愿去上学了。孩子大了,在学校尿床被人知道后,同学嘲笑、老师嘲笑,不知情的人知道了都在嘲笑。
但当妈妈说出原因后,所有人都哭了。锦锦妈妈说,孩子是个好孩子,而且特别懂事儿。真的希望,天下的父母都能在尽可能的条件下,给孩子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
锦锦平时不爱说话,总是一个人静静地待着。但孩子这些性格,以及尿床的毛病,都是跟这个家庭有关,是有原因的。
在锦锦7岁的时候,孩子的爸爸去世了,不是因为别的,而是一种特别严重的肺病。在那两三年之间,家里的日子过的可想而知。有时候孩子爸爸突然疼痛,忍也忍不了,医院,把孩子一个人锁在屋里。
锦锦妈妈说,特别是有一次,记忆犹新,感觉对不起孩子。
原来,当时6岁的孩子锦锦夜里醒来,看家里一个人也没有,急得大哭。孩子内心害怕,不断的敲门,哭喊,但无济于事。孩子害怕,最后钻进床底下,身上脏透了,脸上也刮破了。
锦锦妈妈说,类似这样的情况很多,但没过多久,锦锦妈妈发现孩子变了。妈妈说,这可能是孩子夜里一个人,不敢乱动,憋尿憋不住了,才在屋里尿尿。而且,锦锦妈妈说,有时候夜里从外面回来,看到孩子一个人坐在床上,床已经尿湿了。
这个可怜的孩子,因为家庭原因而患上遗尿症,让人心痛不已。
对于遗尿症,我们在以前的文章中有详细介绍:
《因频繁尿床被父母责打,六岁孩子竟要自己剪去“麻烦”!》
而上面这个小姑娘之所以13岁还会尿床,是因为:
尿床与精神、心理及行为异常
突发精神刺激,如恐惧、惊吓、暴怒、悲伤、强大的心理压抑及行为异常,意识错乱等均可引起遗尿。这些因素成为孩子成长及成人持久的难治性遗尿的原因。
对于孩子尿床,有的父母往往存在一个误区:总觉得尿床不是病,一拖再拖。从而导致如上面新闻报道中的悲剧。
据CCTV名家——发育行为科孟青教授介绍,长期尿床会对患儿的身高、智力、心理及第二性征发育造成极大的危害:
危害一 智力低学习差
遗尿儿童智力比正常儿童低17%-23%,反应迟钝记忆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好动成绩低下。
危害二 严重心理自卑自闭
长期遗尿,从幼年心理压力大,父母责骂,同学嘲笑等导致羞愧自责内向自闭。性格孤僻不合群,长大后抑郁焦虑甚至有暴力倾向。
危害三 影响身高体重
世界卫生组织调查证明:尿床儿童比正常儿童身高平均低5-10厘米,个头矮小更容易感冒,孩子肠胃不好偏食厌食。
危害四 体弱多病抵抗差
长期遗尿,大量营养物质流失。体质虚弱,易感冒发烧多病,腹泻便秘,经常需要打针吃药输液。
危害五 严重影响青春期发育
长期遗尿导致内分泌紊乱,易出现小阴茎小睾丸,小卵巢小子宫,小乳房等,久治不愈成年后影响生育。
危害六 遗尿症的并发症
长期遗尿引发多种并发症,如膀胱炎,女士月经紊乱,血尿融合引发宫颈感染。男性出现无精少精,甚至不育。
那么遗尿症在该如何护理呢?
1、每天下午4点后,让孩子少饮水,晚饭较好少吃流食,宜偏淡偏干些,临睡前不要喝水(夏天除外),也不宜吃西瓜、桔子、葡萄等水果,更不能养成睡前喝牛奶的习惯,以减少夜里膀胱的贮尿量。
2、膀胱训练,在日间嘱患儿尽量延长排尿间隔时间,逐渐由每1/2~1小时1次延长至3~4小时1次,以扩大膀胱容量。
3、设置日程表,从诊疗一天起设置日程表,每天进行记录(可使用日历)。当孩子尿床时,努力寻找可能导致尿床的因素,并记录在日程表上,如未按时睡眠,睡前过于兴奋,白天过于激动及晚餐中液体摄入量太多等。
4、帮孩子建立起科学的生活、饮食规律,避免过度疲劳及精神紧张,较好能坚持睡午觉,以免夜间睡得太熟,不易被唤醒。养成每天睡前排干净尿的习惯,使膀胱里的尿液排空。
5、睡前不宜过分兴奋,不可进行剧烈活动,也不可看惊险的影视片。
专家提醒
尿床可使患儿害羞、焦虑、恐惧及畏缩。如果父母采用打骂、威胁、惩罚的手段,会使孩子更加委屈和忧郁,加重心理负担,症状不但不会减轻,反会加重。
在对待遗尿症的患儿,我们要安慰和鼓励,并医院进行检查和治疗,帮助孩子摆脱疾病困扰!
完
你可能还想看
⊙让孩子多长高10厘米的秘密!
⊙别再喝骨头汤了,补钙第一名竟是它,打死也猜不到!
⊙提升孩子这个能力,学渣变学霸!
⊙8岁男孩长期被爸妈打骂,得了这种病只好休学!
⊙宝宝说话晚,爸妈怎么办?秘籍都在这里了
⊙3岁娃高度近视度!医生诊断竟是父母造成的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孩子健康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