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小护系列宣讲(七十九)
尿常规是什么?
医院中常用检验项目之一,通过分析患者的尿液成分,可为肾脏病变、糖尿病、流行性出血热等疾病的早期诊断提供依据。
尿常规对患者无创伤,取样方便,检验方法成熟高效,被称为“无痛苦的肾活检”。
为了得到准确地尿常规报告数据,重要的前提是正确的留取尿液!!!
今天小编向大家科普下尿常规正确的留取方法:
1清洗外阴后使用干净、干燥的一次性尿杯留取晨尿(中段尿)
2避开运动后
3尿液留取后1-2小时送化验室化验(送检过程中避免剧烈震荡尿液标本),如果不能在2小时内送检,必须冷藏库4°保存,保存时间不超过6小时。
4避免服用影响检测结果的药物及食物:如较多的维生素C,高蛋白饮食、退烧药,咖啡因、左旋多巴等
5女性避开月经期、男性避免精液和前列腺液污染
小便留好了,接下来可以观察下自己解出来的尿液的颜色。。。。。。
留取合格的尿标本,尽快送检化验后,接下来就可以出尿常规报告了。(如下图)
如上图可见,尿常规报告单上的项目有尿液颜色、蛋白、潜血、红细胞、白细胞、亚硝酸盐、酮体、酸碱度等。
尿常规报告单解读
一
尿液的颜色
(1)正常尿液:澄清、淡黄色,排尿过程会出现少量泡沫并很快消失。
(2)异常尿液:a红色尿,此处要排除进食红心火龙果后天然植物色素导致的尿色发红,口服番泻叶、大黄、利福平也能导致尿色深黄或发红,但由疾病导致的红色尿里含有红细胞。b尿色浑浊,多见于尿路感染,但也有正常情况下出现浑浊比如:晶体析出,生理性盐类尿。c酱油色尿:见于血红蛋白破坏进入尿液,如肾脏的大面积挤压伤、大面积烧伤、溶血性贫血等;因红细胞破坏进入尿液如重金属中毒后出现的溶血;剧烈运动后;蚕豆病患者进食蚕豆或青豆后。d泡沫尿:尿内出现量较多且不易消散的泡沫。
二
尿蛋白
尿蛋白弱阳性:尿蛋白浓度0.15-0.3g/L
1+:尿蛋白浓度0.3g/L左右
2+:尿蛋白浓度1g/L左右
3+:尿蛋白浓度3g/L左右
4+:尿蛋白浓度≥5g/L左右
病理性尿蛋白的原因有:发热极期、胡桃夹现象、各种肾小球、肾小管间质疾病、遗传性肾病、肾血管疾病和其他肾脏病等。
如要准确评估尿蛋白严重程度,需要进一步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化验。蛋白尿时,可出现不同程度的泡沫,所以尿中出现泡沫时,需引起警惕。
三
尿红细胞
指尿液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红细胞
正常情况下,尿中无或仅有少量红细胞;运动、发热情况下可出现一过性红细胞。
红细胞偏高:肾源性疾病:如肾小球肾炎、肾盂肾炎、肾结核、肾病综合征;
非肾源性疾病:尿路结石、出血性膀胱炎、血友病、泌尿系肿瘤(老年患者尤其要警惕)。
四
尿白细胞(镜检)
正常:0~5个
异常:超过5个或者出现脓细胞。常见于泌尿系统感染(细菌感染,结核感染,或者是病毒感染)。(注:女性患者还需排除阴道炎,白带分泌过多,污染尿液标本的可能。男性患者前列腺炎时,前列腺炎污染尿液也有可能导致尿白细胞增高。)除感染性疾病,还需排除免疫反应性白细胞升高的相关疾病,如血管炎,红斑狼疮。
五
尿白细胞脂酶
阳性:提示存在泌尿系统感染,常见于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等)
六
亚硝酸盐
阳性:通常提示泌尿系统感染,常伴有尿路刺激(尿频、尿急、尿痛、尿灼热等不适)。
七
尿糖(葡萄糖)
阳性:糖尿病患者多因为血糖控制不适;非糖尿病患者需考虑肾小管间质损害。
八
酮体
阳性:常见于处于饥饿状态的检查者。若糖尿病患者酮体阳性需考虑酮症酸中毒。
九
尿PH值(酸碱度)
晨尿偏酸性,PH在6.5左右,可受饮食及药物影响可在4.5~8.0波动。
PH弱碱性:多见于吃素食者
PH弱酸性:多见于吃肉食者
十
尿比重
同体积的尿液与同体积的纯水,在4℃的条件下两者的重量比。如患者大量饮水,在生理状态下,尿比重可能下降。
尿比重升高:见于高热、腹泻,有严重的肾炎、糖尿病等情况。
尿比重下降:见于患者有间质性的肾炎、肾衰竭等问题。
十一
潜血
通常由于感染、结石、肿瘤因素引起。
+:在高倍镜下发现10个红细胞
++:在高倍镜下发现20个红细胞
+++:在高倍镜下发现30个红细胞
本次解读完毕,你学会了吗?
美小护提醒
请输入
如果你的尿常规报告单上有各种小箭头,请及时就医哦!(医院泌尿内科门诊医生排班表)
注:本文图片及文字均有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审核
王卫红
编辑
费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