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1.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发病机制是
A.营养缺乏
B.骨髓造血功能低下
C.失血过多
D.严重感染
E.溶血导致红细胞破坏增加
[正确答案B]
2.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常出现的体征应除外
A.面色苍白
B.肺部感染
C.口咽,肛周感染
D.肝、脾大
E.皮肤黏膜出血
[正确答案D]
3.下列贫血中最主要存在网织红细胞减少的是
A.缺铁性贫血
B.溶血性贫血
C.失血性贫血
D.地中海贫血
E.再生障碍性贫血
[正确答案E]
4.再生障碍性贫血属于
A.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B.大细胞性贫血
C.正常细胞性贫血
D.小细胞高色素性贫血
E.巨幼细胞性贫血
[正确答案C]
5.能鉴别再生障碍性贫血与急性粒性白血病的主要检查是
A.红细胞含量
B.外周血有幼红细胞
C.外周血有幼粒细胞
D.血红蛋白含量
E.骨髓象检查
[正确答案E]
6.某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伴高热、护士采取的最合适的降温措施是
A.调低室温
B.冰水灌肠
C.头部及大血管处放置冰袋
D.乙醇擦浴
E.口服退热药
[正确答案C]
7.某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护士观察到患者活动后突然出现头痛、呕吐、视物模糊、意识障碍,该护士可采取的护理措施应除外
A.平卧位
B.按医嘱给予脱水药
C.观察患者意识状态、瞳孔大小
D.迅速建立静脉通路
E.头部略低,保证脑供氧
[正确答案E]
8.患者,男性,21岁。因头晕、乏力、面色苍白10个月,牙龈出血伴皮肤出血点3周入院。化验:Hb62g/L,白细胞3.4×l09/L,血小板32×l09/L,骨髓涂片诊断为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对该患者进行骨髓活检,典型的病理改变是
A.不同部位骨髓象一致
B.骨髓增生低下,可见局灶性增生
C.骨髓大部分被脂肪组织所代替
D.巨核细胞数正常
E.骨髓纤维组织增生
[正确答案B]
9.患者,女性,25岁。重型再生障碍性贫血。巡视病房发现患者头痛、呕吐、烦躁不安。采取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立即通知值班医师
B.患者平卧位,头偏一侧
C.给予脱水药
D.输注浓缩红细胞
E.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
[正确答案D]
10.患者,女性,26岁。因再生障碍性贫血入院治疗。入院血常规检查Hb50g/L,护士对该患者指定的休息与活动计划为
A.卧床休息为主,间断床上及床边活动
B.绝对卧床休息,协助自理活动
C.床上活动为主,适当增加休息时间
D.室内做剧烈活动
E.适当的户外活动
[正确答案B]
(11~12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性,32岁,化工厂工人,长期与苯接触,1年来全身乏力,血红蛋白60g/L。血小板38×l09/L,网织红细胞0.1%,肝脾未及,骨髓增生低下。
11.治疗药物首选
A.雌激素
B.雄激素
C.卡巴克洛(安络血)
D.造血细胞因子
E.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正确答案B]
12.护士向患者讲解药物的使用及注意事项。如果患者复述出下列哪项,提示护士的指导还需要再次重复
A.需定期查肝功能
B.停药后副作用不能消失
C.经常检查注射部位,发现硬块应及时向护士报告,必要时做理疗
D.患者需坚持治疗使用3~6个月才能判断是否有效
E.向患者讲解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正确答案B]
二、血友病病人的护理
1.患者,女性,17岁,因月经经量增多来就诊。自幼稍微碰伤后均会有皮肤紫斑,实验室检查示缺乏凝血因子Ⅷ,诊断为血友病。护士在为患者实施的健康教育,错误的是
A.尽量避免受伤
B.限制剧烈活动
C.注意观察出血情况
D.可用阿司匹林治疗
E.医院咨询
三、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病人的护理
1.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最常见于
A.婴幼儿B.青少年C.青年女性
D.青年男性E.中年人
[正确答案C]
2.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贫血及出血的特点为
A.贫血重而出血轻
B.贫血轻而出血重
C.有贫血而无出血
D.可无贫血但有皮下出血
E.贫血与出血一致
[正确答案D]
3.特发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体检可见的主要表现是
A.口周疱疹B.尿血C.肝大
D.月经过多E.皮肤黏膜出血
[正确答案E]
4.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患者最重要的护理措施是观察和预防
A.胃肠道出血B.脑出血C.鼻出血
D.皮肤黏膜出血E.感染
[正确答案B]
5.患者,女性,24岁,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反复出血。经泼尼松治疗7个月后症状无好转。治疗可采用
A.改用地塞米松
B.输红细胞悬液
C.输全血
D.脾切除
E.应用止血药
[正确答案D]
6.患者,女性,21岁,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中患者突然呕吐、头痛伴视物模糊。考虑该患者可能发生的情况是
A.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B.视盘水肿
C.颅内出血
D.脑瘤
E.药物的不良反应
[正确答案C]
7.患者,女性,16岁,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2周后因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住院,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好转出院。护士进行出院前的健康指导时,错误的是
A.预防感染
B.坚持饭后服药
C.若无新发出血表现可自行停药
D.注意自我病情监测
E.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少渣饮食
[正确答案C]
(8~11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28岁。因皮肤发红,有瘀斑,伴牙龈出血来就诊。2周前曾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实验室检查示:出血时间延长,血小板计数低,皮肤束臂试验阳性,骨髓象:幼稚型巨核细胞增多。
8.可能的疾病是
A.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B.再生障碍性贫血
C.血友病
D.慢性粒性白血病
E.过敏性紫癜
[正确答案A]
9.为防止发生颅内出血,应监测患者的血小板不低于
A.20×l09/LB.40×l09/L
C.60×I09/LD.70×l09/L
E.80×l09/L
[正确答案A]
10.首选的药物治疗方案应为
A.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B.输血及血小板悬液
C.静脉滴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
D.免疫抑制药
E.达那唑
[正确答案A]
11.有助于疾病分型诊断的数据是
A.血常规B.出血时间
C.骨髓检查结果
D.病程长短E.年龄
[正确答案D]
四、过敏性紫癜病人的护理
1.对于过敏性紫癜的辅助检查结果正确的描述是
A.血小板减少
B.出凝血时间延长
C.贫血
D.血块退缩试验阳性
E.毛细血管脆性试验阳性
[正确答案E]
2.过敏性紫癜辅助检查应出现
A.嗜酸性粒细胞增多
B.白细胞数增加
C.血小板数量减少
D.出血时间延长
E.凝血时间延长
[正确答案A]
3.鉴别过敏性紫癜与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关键点是
A.发病年龄与性别不同
B.紫癜的部位、性质与特点不同
C.合并症不同
D.骨髓结果不同
E.血小板计数结果不同
[正确答案E]
4.对于过敏性紫癜的治疗首先考虑
A.查找过敏原并避免再次接触
B.应用抗组胺药物
C.应用环磷酰胺
D.应用大剂量糖皮质激素
E.应用大剂量维生素C
[正确答案A]
(5~7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25岁。2周前因受凉出现上呼吸道感染,自服“感冒冲剂”后出现腹痛、腹泻及便血,次曰双下肢膝关节以下出现散在性紫癜。血红蛋白g/L,白细胞12×l09/L,中性粒细胞0.8,血小板×l09/L,尿蛋白(+),红细胞10—20个/HP,白细胞5~10个/HP,颗粒管型1~2个/HP。
5.该疾病的临床表现不包括
A水肿
B紫癜
C腹痛,伴恶心、呕吐或便血
D关节肿痛,呈游走性,无红、热,有积液
E血尿、蛋白尿及管型
[正确答案A]
6.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其内容应除外
A帮助患者寻找致病因素
B急性期卧床休息
C避免接触致敏原
D让患者学会自我观察
E补充优质蛋白如鱼、虾、蟹等
[正确答案E]
7.该病预后较差的临床表现类型是
A紫癜型
B肾型
C腹型
D关节型
E腹型与关节型并存
[正确答案B]
五、白血病病人的护理
1.白血病的发病原因不包括
A.感染病毒
B.电离辐射
C.化学因素
D.遗传因素
E.免疫功能亢进
[正确答案E]
2.有关急性白血病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血细胞减少
B.红细胞及血小板正常
C.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增多
D.血小板减少并有形态异常
E.仅红系细胞及巨核细胞系统显著减少
[正确答案D]
3.有助于确诊急性白血病的体征是
A.肝、脾大
B.四肢关节痛
C.胸骨压痛
D.皮肤瘀斑
E.皮肤黏膜出血
[正确答案C]
4.在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最常见的炎症是
A.肺部感染
B.肛周脓肿
C.口腔炎
D.毛囊炎
E.尿路感染
[正确答案C]
5.护士为白血病化疗患者采取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化疗病室定期消毒,室温在24℃左右
B.白血病患儿可与其他病种患儿同室居住
C.为保持清洁,指导患者每天挖鼻孔
D.常温下药物配制到使用,不超过l小时
E.静脉注射若药物漏出,用温水热敷
[正确答案D]
6.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缓解期出现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的原因主要是
A.抵抗力差
B.疗程不够
C.大多数抗白血病药物不易通过血脑屏障
D.化疗药剂量不足
E.中枢神经系统的白血病细胞较多
[正确答案C]
7.患者严重贫血,近日突发高热、皮肤广泛瘀斑。若诊断急性白血病,最有价值的检查是
A.血常规检查
B.尿液常规检验
C.血培养检查
D.CT检查
E.骨髓象检查
[正确答案E]
8.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患儿,使用环磷酰胺化疗,关于药物的不良反应需重点监测的项目是
A.血常规B.血压C.脱发
D.心功能E.肾功能
[正确答案A]
9.患者,女性,57岁,患白血病2年。患者突然出现头痛、头晕、视物模糊,呼吸急促,来院急诊。判断该患者可能发生的合并症是
A.蛛网膜下腔出血
B.脑膜炎
C.颅内出血
D.脑梗死
E.高血压脑病
[正确答案C]
10.白血病患者化疗时,护士为其制定的预防并发症的护理措施,不正确的是
A.按医嘱调节滴速,避免药液外渗而导致局部疼痛、红肿
B.防尿酸性肾病服碳酸氢钠
C.防鞘内注药后头痛应给予止痛药
D.化疗前、化疗中、化疗后给予止吐药
E.防出血性膀胱炎应补足水分
[正确答案C]
11.患者,女性,18岁,急性白血病。患者在化疗期间,发生了尿酸性结石,护士可观察到的征象是
A.肉眼脓尿B.大量浑浊尿
C.少尿或无尿D.酱油色尿
E.蛋白尿
[正确答案C]
12.患者,男性,18岁,急性白血病。在化疗期间,近1天尿量lOOOml,此时护士采取的最重要的护理措施为
A.指导患者养成规律排尿的习惯
B.留置尿管
C.无需特殊处理,属化疗药物反应
D.记录出入量,嘱患者进食清淡饮食
E.嘱患者多饮水,必要时遵医嘱输液
[正确答案E]
13.患者,女性,38岁。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慢性期,脾大至脐下。血常规:白细胞61×l09/L,血红蛋白95g/L,血小板×l09/L。护士健康指导时应向患者特别强调的是
A.做好口腔护理
B.按时服药
C.避免腹部受压
D.尽量少去人多的地方
E.预防感冒
[正确答案C]
(14—16题共用题干)
患儿,7岁。因发热2天、鼻腔牙龈出血1天入院。查体:体温39℃,全身皮肤瘀斑、腋下淋巴结增大,胸骨下压痛,肝、脾大。骨髓象结果:有核细胞增生活跃,正常幼红细胞和巨核细胞减少。
14.该患者最有可能发生的问题是
A.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B.慢性粒细胞白血病
C.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D.ITP急性发作
E.脾功能亢进
[正确答案C]
15.遵医嘱给予患者别嘌醇治疗,
解释该药的作用是
A.减少血病细胞的破坏
B.降低白细胞
C.预防原症状复发
D.预防尿酸性肾病
E.预防免疫疾病
[正确答案D]
16.经治疗患者症状缓解,今日突然出现头痛、头晕、昏迷,急查脑脊液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加,葡萄糖定量减少;血常规示:血小板65×l09/L。则患者最有可能发生了
A.脑梗死
B.颅内出血
C.继发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D.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E.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正确答案D]
(17—19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32岁,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化疗一周出现肛周感染,体温高达40℃,伴烦躁不安,血压下降,脉搏细数。血常规示白细胞25×l09/L,血红蛋白60g/L,血小板35×/L。
17.护士为该患者采取的降温措施,不包括
A.调整室温
B.乙醇擦浴
C.头颈部放置冰袋
D.应用解热镇痛药
E.大动脉放置冰袋降温
[正确答案B]
18.考虑患者最可能的并发症是
A.心源性休克
B.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C.蛛网膜下腔出血
D.感染性休克
E.心功能衰竭
[正确答案D]
19.护士向患者家属解释造血干细胞移植的情
况时,告诉其最宜选择的时期是
A.首次发病期
B.首次缓解期
C.首次复发期
D.第二次缓解期
E.第二次复发期
[正确答案B]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