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秋冬季节的到来,一种致死率高、致残率高的病也开始进入了高发期——心脑血管疾病。有临床数据显示,每年的11月到元旦前后,冠心病、心肌梗塞、心肌炎、脑出血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是其它时间的2-3倍!
季节变换,天气转凉,寒冷刺激明显,容易引起血管收缩痉挛、血黏度增高,从而导致血压升高、血管内皮损伤、出血;还容易形成血栓,增加心梗、脑梗的发生几率。
为给心脑血管病患者带来家门口享受国家级教授的诊疗服务的机会,本周,医院将有两位专家教授在青岛医院坐诊!
11月21日-11月23日神经外科张伟教授坐诊11月24日
血管神经病学科鞠奕教授坐诊
预约就诊方式
1.卞护士长
2.文末留言“姓名+电话+预约专家”
警易诱发心血管病的两大日常行为
脑卒中的可怕,在于它可能毫无征兆地就发生,并且短时间内就能致残甚至致命!因此,日常远离“危险区”也非常重要,特别是一些高危人群。
1醒后急起身上午6时~11时被喻为心脑血管病的“魔鬼时间”,人的心血管壁在清晨时最脆弱,70~80%的心脑血管病猝发都在此时。
人体在经过一个晚上的睡眠后,全身各系统都处在半休眠状态,若此时立即起身,很容易出现头晕、眼花等不适,而若是高血压、血管狭窄血流不畅等人群,容易出现血栓,诱发意外。
建议:早上醒后,先躺着搓搓两手,搓搓脸,然后依次按摩太阳穴、后脑勺、脖子,反复20次;再用两脚跟交替蹬脚心,然后双脚对掌摩擦,使脚心感到温热后再起身。不仅能“唤醒”身体,还能起到保健作用。2排尿太急,排便太用力天越来越冷,很多人不愿意离开温暖的被窝,甚至憋尿憋到早上,起床第一件事就是迫不及待去卫生间。
殊不知排尿过快,膀胱排空,血液往下走,促使血压降低、心率减慢,脑供血不足,容易诱发排尿性晕厥,出现跌倒意外。
排便时,身体的腹部肌肉会用力收缩,腹压增高,心脏排血阻力增大。如果用力过猛,血压升高,很容易引起心肌缺血和心律失常,特别是高血压患者。
建议:有尿感时要及时去厕所,长期憋尿易引起尿路感染、膀胱炎等;排便不畅的老人平时应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多运动,也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一些缓泻药物;另外,排便完起身时,最好找个支撑物扶着,慢慢起身,特别是蹲坑。
编辑丨张淑之审核丨岳玉平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