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程记录的书写,下列正确的是()
A.病状及体征变化
B.检查结果及分析
C.各级医师查房及会诊意见
D.每天均应记录1次
2.吸气性呼吸困难时,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吸气费力
B.呼吸时伴有哮鸣音
C.常伴有干咳
D.高调吸气性喉鸣
3.区别腹部肿块来自腹腔或腹壁最简易的检查方法()
A.超声检查
B.胃肠钡餐检查
C.腹部体格检查
D.腹部X体平片
4.急性肺源性心脏病肺动脉高压形成的最主要原因()
A.缺氧引起肺小动脉的痉挛
B.肺小动脉炎
C.血液黏度增加
D.肺毛细血管床减少
5.重度哮喘患者,痰黏稠咳不出,应选择()
A.抽吸痰液
B.用抗生素
C.输液纠正失水
D.用氯化铵
6.下列不支持渗出液改变的是()
A.外观透明
B.白蛋白30g/L
C.LDHU/L
D.相对密度1.
参考答案与解析
1.A。中公解析:病程记录是指继入院记录以后,对患者病情和诊疗过程所进行的连续性记录。内容包括患者病情变化情况、重要的辅助检查结果及临床意义、上级医师查房意见、会诊意见、医师分析讨论意见、所采取的诊疗措施及效果、医嘱更改及理由、向患者家属及其近亲属告知的重要事项。入院三日内每日应有查房记录,三日后病情平稳可每三日记录一次。
2.B。中公解析:吸气性呼吸困难特点是吸气显著困难,高度狭窄时呼吸机极度紧张,胸骨上窝、锁骨上窝、肋间隙在吸气时明显下陷(称为三凹征),常伴有频繁干咳及高调的吸气性的喘鸣音。
3.C。中公解析:腹部体格检查是区别腹部肿块来自腹腔或腹壁最简单的检查方法。
4.A。中公解析:肺动脉高压形成有功能性因素和解剖性因素,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缺氧以及二氧化碳潴留引起的肺小动脉的收缩、痉挛。
5.C。中公解析:重度哮喘患者可给以输液纠正失水,润滑痰液,使痰液易于咳出。
6.A。中公解析:渗出液多见于感染性渗出,外观浑浊。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1.在组织学上,肺内支气管的各级分支及其终端的大量肺泡又称为()
A.肺间质
B.肺实质
C.两者都对
D.两者都不对
E.肺泡
2.就目前房地产市场成交量增加的现象,有分析认为,中国地产引擎可能重新启动。果真如此的话,这将在外需出现困境的背景下引领中国经济走出低谷。对比年日本的情况,如果政府引导得当,中国经济将可能因为地产业的重新启动而率先走出困局。当然,基于美国当年的经验,经济重新启动可能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
根据上述文字,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成交量的提升给地产市场甚至中国经济带来了回暖希望
B.随着地产业的重新启动和振兴,中国经济将率先走出低谷
C.地产业能否重新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取决于政府的引导
D.如果地产业能重新启动,中国经济走出困境则需较长时间
3.甲、乙、丙、丁四人做纸花,已知甲、乙、丙三人平均每人做了37朵,乙、丙、丁三人平均每人做了39朵,已知丁做了41朵,问甲做了多少朵?
A.35
B.36
C.37
D.39
4.单位组织演讲比赛,行政部门小徐准备用元去购买奖品。在商店他选择了单价分别为70元和30元的甲、乙两种商品,钱恰好用完,则这两种商品最多可购买的数量为()
A.12件
B.13件
C.16件
D.18件
5.人们大都认为,科学家的思维都是凭借严格的逻辑推理,而不是凭借类比、直觉、顿悟等形象思维手段,但研究表明,诺贝尔奖获得者比一般科学家更多地利用这些形象思维手段,因此,形象思维手段有助于取得重大的科学突破。以上结论是建立在以下哪项假设基础之上的?()
A.有条理的,逐步的推理对于一般科学研究是必不可少的
B.诺贝尔奖获得者有能力凭类比、直觉、顿悟来进行创造性思维
C.诺贝尔奖获得者取得了重大的科学突破
D.诺贝尔获得者比一般科学家更为聪明和勤奋
6.某大夫小李,在休假期间,去外地旅游在机场,遇见一人晕倒,此时作为现场唯一的路过的大夫,以下正确的做法是()
A.立即拨打,并医院后离开
B.登机,不在工作时间内,不用管
C.拨打后,离开,不用医院
D.医院,让同事过来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中公教育解析:肺实质是指肺内各级支气管及其终端的肺泡结构,即与肺内空气接触的腔隙和管壁。
2.A。中公教育解析:B项,文段中说的是“中国经济将可能因为地产业……率先走出困局”,指的只是一种可能性,而B项把可能说成了必然,错误。C项,文段中并没有关于地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的表述,属无中生有,错误。D项,“地产业重新启动”与“中国经济走出困境需较长时间”之间不存在条件关系,错误。
3.A。中公教育解析:甲、乙、丙三人一共做了37×3=朵,乙、丙、丁三人一共做了39×3=朵,则丁比甲多做了-=6朵花,故甲做了41-6=35朵。
4.C。中公教育解析:设分别购买70元和30元的商品x、y件,则70x+30y=,即7x+3y=60。3y和60能被3整除,则x也应该能被3整除。要想买的数量最多,则x尽量小,x最小为3,当x=3时,y=13。则最多可购买3+13=16件。
5.C。中公教育解析:这道题的论证关系是:诺贝尔奖获得者比一般科学家更多地利用这些形象思维手段,推出,形象思维手段有助于取得重大的科学突破。其隐含的前提是诺贝尔奖获得者取得了重大的科学突破。将这个前提找出即可。
6.A。中公教育解析: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在任何时候都应该保持一种救死扶伤的高尚情操,作为医务人员因随同急救中心工作人员,医院妥善处理后方可离开。
护士资格1.缺铁性贫血最常见的病因是()
A.慢性胃炎
B.慢性失血
C.慢性感染
D.妊娠
E.营养不良
2.再生障碍性贫血不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是()
A.活动无耐力
B.自发性出血
C.潜在的感染
D.恐惧
E.体液过多
3.口服铁剂补铁不正确的是()
A.开始剂量小
B.饭后服用
C.忌和浓茶同服
D.可与牛奶同服
E.可以和果汁同服
4.急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治疗首选()
A.糖皮质激素
B.脾切除
C.免疫抑制剂
D.输血
E.抗感染
5.环磷酰胺的最重要的不良反应是()
A.心脏损害
B.关节痛
C.胃肠道反应
D.出血性膀胱炎
E.口腔溃疡
6.某贫血病人,疑为患白血病,最重要的检查是()
A.血象检查
B.出血时间测定
C.血小板计数
D.骨髓检查
E.网织红细胞计数
参考答案与解析
1.B。中公解析:各种原因导致的慢性失血是造成缺铁性贫血的最重要的病因;慢性感染则可能会造成再障;慢性胃炎患者由于胃酸缺乏,可能会导致铁吸收不良;妊娠,哺乳期妇女及新生儿都可因为铁需要量增加而摄入不足造成缺铁。
2.E。中公解析:由于再障以进行性贫血、出血、反复感染而肝、脾、淋巴结多无肿大为主要临床表现,患者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包括活动无耐力、组织完整性受损、自我形象紊乱、焦虑、有感染的危险等。
3.D。中公解析:铁剂应避免与牛奶、磷酸盐同服,防止高磷影响铁的吸收。
4.A。中公解析:ITP患者,首选药物为糖皮质激素,近期有效率约为80%。其作用是降低毛细血管脆性,减少血小板相关抗体生存及减轻抗原抗体反应,抑制血小板与抗体结合并阻滞单核-巨噬细胞吞噬破坏血小板,刺激骨髓造血及血小板外周的释放。
5.D。中公解析:环磷酰胺是目前最常用的细胞毒药物,副作用有骨髓抑制、中毒性肝炎、出血性膀胱炎及脱发,并可出现性腺抑制(尤其男性)。
6.D。中公解析:骨髓检查是确诊白血病的重要手段。
推荐
新浪微博:四川中公医疗卫生
四川医疗卫生招聘考试群:
报名中公医疗卫生事业单位考试课程,离成医更近!-85700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教材、试卷练习题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